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0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22期-Number :2226---------圆舞曲史话

发表于 2017-7-4 18:05: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22期-Number :2226---------圆舞曲史话


Number : 2226
Title :圆舞曲史话
Author :石应宽
Issue : 总第 2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圆舞曲,又名“华尔兹”。这种舞曲的“祖先”是奥地利北部的农民舞。自十八世纪后叶,这种舞蹈开始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并且速度逐渐变快。后来,音乐家韦柏、舒伯特以及奥地利小提琴家兰纳都把它运用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并加以扩大和发展。它才具有了近代圆舞曲的风格。
  圆舞曲能得到提高和推广并流向全世界,成为尽人皆知的著名曲种,要归功于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一1899)。首先,施特劳斯把圆舞曲的速度加快,多用“小快板”,使得它变得华丽而活泼。其次,强调节奏鲜明,富有弹性;而且把曲式变成了一种“三部式多段体”。一首圆舞曲中包括好几首小舞曲。演奏时还可适当增减其中某些曲调。因而有很大伸缩性。第三,施特劳斯把圆舞曲从仅仅是伴舞之用的曲调发展为可以单独作为音乐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很大飞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施特劳斯赋予圆舞曲丰富的艺术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它的生命力。他的华尔兹都是有标题的,音乐形象极为鲜明。例如脍炙人口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一千零一夜圆舞曲”等等就是。施特劳斯一生中写了一百六十八首圆舞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这些优秀音乐作品后人称为“维也纳圆舞曲体裁”。
  由于圆舞曲节奏明确,旋律流畅,配器生动,内容通俗,所以很快被人们接受、喜爱,时至今日,它仍有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