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9|回复: 4

[员工游记] 感受红旗渠

发表于 2017-7-5 08:17: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华北油气分公司 赵楠

    “太行山上水贵油,谁知人间几多愁。三尺白绫无情剑,屈斩芳龄少妇头。”去红旗渠的途中导游给我们讲述了这首诗和诗背后的故事:为了让全家在年三十吃上饺子,一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一大早就去七里多外的黄涯泉一直等到天黑才含辛茹苦挑回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心疼公公,摸黑出村迎接,不巧天黑坡陡,一个趔趄把一担水洒了个干净,悔恨交加的儿媳当天夜里悬梁自尽,悲痛欲绝的老汉将儿媳草草掩埋后,便领着全家逃离了这个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因为区区一担水,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在大年除夕夜葬送,可以想象水对于林县人民的意义和重要性。

    翻越历史,关于林县缺水闹旱灾的记录数不胜数,更有严重到人相食的惨剧,从明朝到现在500多年的时间里以旱、大旱、凶旱、连旱为主的历史记载就高达100多次。随着新中国开始,林县的百姓不畏艰难险阻,硬是靠着一双双手,凭着血肉之躯,在太行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上,将远在山西境内的漳河水引入了他们千百年来饱受干旱之苦的故土,开凿出了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解决困扰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可以说红旗渠始于悲壮,终于辉煌。林县几十万的百姓仅以一县之力,勒紧裤腰带,凭着简陋的原始工具,积十年之功,成千秋伟业,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成为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个精彩缩影。

    时至今日,走在红旗渠的人工渠道上,看着雄浑的悬崖绝壁上有了一道与巍巍太行依恋契合的水脉,演奏着刚柔相济的和谐乐章。一股激动而感慨的电流经过我的全身,我知道流淌在眼前的是一个覆盖林县大地的生命水网,展现的是一个用汗水和鲜血浸染的不朽灵魂,它就是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无数的前辈,朴实的老乡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选择用自己血肉之躯前仆后继,铸就伟大而永恒的红旗渠精神。此时此刻,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情感受到一次次的冲击,思想受到一次次的洗礼。

    正前方的青年洞是红旗渠上的咽喉工程,也是总干渠上最大的隧洞之一。它一边高山挡道,一边悬崖峭壁,崖下深处是漳河,除了开山凿洞,别无办法。300多位青年用蚂蚁搬家的精神,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凿通岩石隧洞,征服了这个天险。青年洞洞口的山崖上,“山碑”两个大字深深地镌刻在那里,碑就是山,山也是碑,“山碑”二字分别是在告诉后来者:红旗渠就是一座山,一座林县人民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巍峨的高山;红旗渠也是碑,它是水利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

    十年鏖战,愚公移山。眼前所有的“画面”都是林县人民征服重重困难,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气概!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我禁不住问自己。是信仰,是毛主席思想,凭借着这种坚定不移的理想和人定胜天的信念,林县人民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千沟万壑,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三千华里的“人造天河”。也难怪当年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的两个奇迹之一就是林县红旗渠。

    抬头再次观望,看见悬挂在巍巍太行悬崖峭壁上的“劈开太行山”,我的耳畔激荡起了《红旗渠》主题歌的旋律: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

    誓把河山重安排;

    心中升起红太阳,

    千军万马战太行,

    毛泽东思想来统帅,

    定叫山河换新装;

    心中升起红太阳,

    千军万马战太行,

    一锤一钎干革命,

    愚公移山志如钢;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

    誓把河山重安排;

    条条渠道绕山转,

    座座水库映蓝天,

    层层山岭绿油油,

    荒山变成大寨田;

    条条渠道绕山转,

    座座水库映蓝天,

    层层山岭绿油油,

    荒山变成大寨田;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自力更生创奇迹,

    高举红旗永向前,

    高举红旗永向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8 08:26:1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5:33:13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加分!问好周三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7:18:42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7:18:54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