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0

女画师临摹敦煌壁画十五载:每一块剥落都是历史

发表于 2017-7-5 10:04: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敦煌画师李玉在家中临摹莫高窟壁画。 徐雪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5日电 (记者 徐雪刘玉桃)十五年前,初踏敦煌土地的李玉,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来莫高窟“圆梦”,洞窟里精美绝伦的绘画让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就再没有离开的念头。”
  经历了十多年的拜师学艺、刻苦练习后,李玉如愿成为了专业的壁画临摹师。喜穿素衣、偏爱安静、不善用电子产品……这让她成了朋友们眼中的“老古董”,“壁画中的艺术文化气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只要一画画就会忘记了时间。”
  近日,李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临摹至今,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尽量沉下心,体会莫高窟壁画中的历史感与沧桑感,懂得“画虎难画骨”,懂得想要画出其中的韵味自己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最初的浮躁也在一点一点褪去。
  图为画师李玉临摹作画。 徐雪 摄
  “像壁画上一处墙皮的剥落,都是历史,所以要画出历史的感情。”李玉感慨道,古人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居然能画出这种美轮美奂的壁画,现在的技术是远远达不到的,只有感受古人当时的心境,临摹才会有进步。
  所以,常去莫高窟观摩成了李玉“必修课”。“只要站在洞窟里,身临其境地细细品味,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就像一尊佛像脚底心的小八卦,我在之前的临摹中就没有发现,但这个细节却极为重要,反映了此佛有很高的智慧。”
  李玉说,壁画上表现当地社会经济、人文历史、民俗风土的绘画也极富吸引力,那些画中的小人物有的在种田,有的在放牛,有的待嫁闺中……这些生活故事平凡而生动。
  图为墙皮画。 徐雪 摄
  李玉在闲暇的时候,还用敦煌的泥土制作出一块块墙皮进行临摹绘画,这种被称为墙皮画的艺术表现方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被誉为“移动的壁画”。
  “完成一幅墙皮画需要10多道工序。首先要将泥与麦草一起搅拌至适当硬度后,做成三四厘米厚的片状,让其自然阴干,再将表面打磨平整,刷上白色的底料,用手将墙皮边缘掰至不规则的形状,然后经过构图、着色、立粉、上金、做旧等工序,一幅墙皮画才制作完毕。”李玉介绍。
  “一个人穷尽三生也临摹不完敦煌壁画。”李玉拿起书桌上的画笔开始勾勒佛像,一旁的衣柜里放满了各种临摹的作品。“希望今后能多临摹一些洞窟的壁画,并且作品的‘气质’能更接近历史的沧桑感。”(中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