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安徽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一大目标、五大任务”,坚持深入地学、系统地谋、扎实地干,省委制定学习贯彻总体安排方案和实施意见,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灵魂和主线,明确提出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国方阵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美好安徽开创新篇的奋斗目标,明确实施五大发展行动的基本路径,制定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奋力推动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财政收入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2%、8.3%,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今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松劲,着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良方。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安徽时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行动要到位。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坚决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下好创新“先手棋”。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创改”,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倾力打造创新发展的主抓手、主引擎。特别是抓住国家批复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机遇,会同中国科学院积极创建国家量子信息实验室并将其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把推进江汽与德国大众合作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扎实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一位,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最强劲的增长引擎、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体推进“去降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立足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组合、优化供给结构,坚持系统施策、一体推进。我们制定实施 “1+8+4”政策体系,多措并举扩大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切实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去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967万吨、生铁和粗钢过剩产能505万吨,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12个月降至8个月,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更加稳固。
倾力打造“绿色牌”。良好生态环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抓好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巩固扩大新安江、大别山生态补偿制度成果,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探索“林长制”,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弘扬“大包干”精神不懈怠,着力夯实现代农业建设新基石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小岗村时指出,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希望安徽“农村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我们牢记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
先行先试土地确权,增添新活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我们坚守“四个不能”的改革底线,紧扣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主线,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办法,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提前一年完成中央试点任务。
先行先试改革经营方式,增添新收益。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是保障农民享受改革红利的重要内容。我们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试点成效明显。金寨县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通过有关政策措施让部分贫困户不用掏钱就能住上新房。
先行先试改革产业方式,增添新业态。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我们着眼拓展农业功能,创新产品供给,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传承农耕文明的新载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着力增进民生新福祉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安徽时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导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坚持精准精确,做到“六看六确保”,即看扶贫对象准不准,确保目标数据要实;看项目安排准不准,确保“五个一批”帮扶要实;看资金使用准不准,确保政策落地要实;看包保到户准不准,确保保障措施要实;看因村派人准不准,确保责任到位要实;看脱贫成效准不准,确保质量、进度、群众满意度要实。坚持严把严管,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即该进来的没有进来、该出去的没有出去,不该进来的进来了、不该出去的出去了。坚持抓主抓重,在抓好产业扶贫这个关键支撑的同时,针对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比高这个难点,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坚持明责明纪,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坚决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坚决保障基本民生。习近平同志对我省连续10多年以项目化手段实施民生工程予以充分肯定。我们围绕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加大财政投入,丰富公共产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特别是去年我们夺取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结合灾后重建谋划制定新一轮水利工程规划,切实补齐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城乡排涝设施、湖泊防洪综合治理等方面短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