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回复: 0

“石油花”开自芬芳——记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胜利油田河口厂注采403站站长

发表于 2017-7-7 16:1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士振 杨辉 张宗凯

         每天一上班,36岁的单芳都会匆匆走出小站,沿着或宽或窄或曲或直的油区小路,开始一天的巡井巡线。


    和油田绝大多数小站一样,单芳所在的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注采403站地处荒郊野外,周围是一片灰色的单色系,只有工衣是一团鲜艳的红。


    工作单调,但11年里单芳乐在其中,她说只有听到抽油机的运转声才心安。11年间,她也从一名普通的转岗人员,成长为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


    从面点师到采油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单芳也不例外。曾经,单芳一心想穿上绿军装为国戍边,命运却安排她穿上了红工衣。


    2004年,大专毕业的单芳参加工作后,走上第一个工作岗位——采油厂公共事业中心面点加工师。和面、揉面、包包子,每天围着锅台转的日子,让年轻的单芳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


    2007年,单芳转岗成为一名采油工。一排排油水井,一座座计量站,让她既有一种当上采油工的喜悦和自豪感,又有一种莫名的失落。身边的老师傅们技术熟练,对每一口井、每一台设备的情况都如数家珍,样样工作应对自如,而自己却全然是个“门外汉”,这些都让单芳感到茫然和恐慌。


    咋办?学!单芳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函授班,参加矿上举行的“导师带徒”活动,师傅隋爱妮成了她最好的老师。面对面讲理论,手把手教技能,引导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就这样,她用6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一路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走完了大多数人19年才能走完的路。


    “学习现在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单芳说,一路走来,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


    那股子拼劲儿让人惊讶


    单芳的身上,有股子让人惊讶的拼劲儿:头顶烈日在抽油机上爬上爬下,一遍遍地练习实际操作,白净秀气的脸庞晒出了点点黑斑;工衣的后背上,因汗湿而留下的白碱圈清晰可见。晚上,十二点以后才放下手中的学习资料,对她的家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参加油田封闭训练时,单芳的女儿刚上小学,一个月都没能见到孩子的面,当孩子在电话里面说想妈妈的时候,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体力拼不过,就得多动脑子”。单芳坚信这一点。于是,注采403站成立了“金兰攻坚组”,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开动脑筋,琢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她们研制的“抽油机盘根取出器”,把换盘根操作从原来的两人30分钟,缩减到1人6分钟,这让很多男同事都竖起了大拇指。


    她们管理的义11-12井,生产的原油凝固点高,冬天管线易冻堵,井筒易结蜡卡井,很不省心。义11-12井的近邻义11-3井则高温、高液、高含水,管线从不堵。


    “让义11-3井帮助义11-12井,是不是能解决问题?”带着这一想法,单芳提出两口井的流程由“并联”到“串联”。另外从流程管线与义11-12井的套管之间,连接一个小流程,目的是用义11-3井的高压高温液给义11-12井井口热洗清蜡。这条建议实施后,义11-12井冬天堵管线、蜡卡躺井的现象消失了。


    除了拼劲儿,单芳还有股子犟劲儿。换皮带,是采油工最日常的工作。单芳要求姐妹们必须按照“四点一线”的标准换,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松紧度进行微调。有一次,一名员工因为家中有事着急赶下班的班车,换皮带时有点儿偷懒。单芳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并在第二天找到员工严肃谈话。


    正是这种坚持,注采403站的抽油机单井年均用皮带从4条变成了1条。单芳算了一笔账,按照标准换皮带用时10分钟,用“快捷”的方式换皮带需要5分钟左右,虽然不按标准单次操作会快一些,但是一年下来,整体上却是按标准操作更省时,这还不算扛着皮带去井场的时间。而且,1条皮带的成本是500多元,省下3条就是1500多元。


    心怀阳光花自芬芳


    在河口采油厂,一部微电影《守护》,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丈夫因工受伤、妻子不离不弃,以柔弱身躯挑起工作、家庭两副重担。这位妻子,就是单芳。正是因为这个短片,姐妹们才知道,站长家里遭遇了那么大的难题,她却一直在微笑面对、独自挺过。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困难,勇敢面对,人是这样,企业也是!”单芳说。


    遇到困难,微笑面对,单芳走过的每一步,概莫如是。2010年,河口采油厂成立了第一个新员工女子站——5号站。经过竞聘角逐,单芳当上该站的班长,成为一位基层管理员。


    技术上一把好手的单芳,在管理方面却一点儿经验也没有。再次零基础面对新岗位,单芳清楚地知道,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职责的转变。


    初到5号站时,小站的荒凉让一帮“80后”姑娘慌了神。地处荒郊野外,满目所触尽是荒芜。


    看到这种情况,单芳二话没说开始清理杂草。她的行动就是榜样,姐妹们跟着一起除锈刷漆、粉刷房屋、刻字刷井号、检修设备,一忙就是3个月,把小站的里里外外收拾妥当。


    为了凝聚团队力量、带姐妹们一起进步,单芳想出了很多好点子。“万能情报共享册”,某项工作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站上每口井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如何,册子里记得清清楚楚;为每个姐妹配上“学习袋”,走到哪里随时充电;建立“读书角”,规定每日读书至少一小时;每个姐妹制订“底线学习计划”,在学中干、干中学。


    就这样,姐妹们的骄人成绩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有两人取得技师资格,张媛媛和李雪花捧回油田女子提素增效竞赛一等奖的奖杯。而她们共同研制的“抽油机盘根取出器”“环保防盗取样阀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单芳严格按照规范在井场操作。

单芳严格按照规范在井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