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7 18:35:11
|
查看全部
“本公司上岗”变成推荐工作
培训快结束时,公司的“教务主任”告诉学员们要给他们推荐工作,让他们去面试。
“先前说好的在本公司上岗怎么变成了向外面推荐工作?”学员们非常惊讶。再去看协议时,他们发现上面根本没有写经理此前口头上承诺的“培训后在本公司上岗并在两年后返还学费”的内容,只留下了给他们推荐工作的条款。
“签协议的时候我们根本没仔细看,因为面试时经理对我们每个人都说了培训后合格学员即可转正,工作满两年即可返还学费。我们问他为什么不能留在本公司,他说要通过考核才可以,但是后来他也一直没有对我们进行考核,只是不断地给我们安排面试。”陈明亮说。
陈明亮是该公司的第二批学员,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有20多个人,大部分为应届生。之后该公司又接连招了3批,总共5批学员,每批人数都在20到40人之间。大多数学员都办理了16800元的分期贷款,由于发放贷款的平台不同,利息也不一样。
“我们还是学生,还在这里培训,又跟公司签了协议,贷款也没还请,都不敢多说。我们也给当地一家电视台新闻栏目打了投诉电话,电视台调查过后也没有对这家公司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走了之后它又继续招了3批学生,最多的一个班有35个人。”陈明亮说。
记者随后查阅了招聘网站的有关招聘信息,在猎聘网上显示发布时间为2017年6月13日的最新招聘信息找到了这家科技有限公司,职位标题为“PHP开发工程师(大学生就业转行跳槽最好的选择)”。6月23日再次查看时,该网站相关信息已经删除,不过在另一家招聘网上仍能找到100多条该公司的招聘信息。
专家:应聘须多一些自我保护意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信息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近10年最高值,共计795万人。
安徽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外聘教师章喆卿曾是一名职业培训师,如今在安徽大学担任学生创业培训课的授课老师。在他看来,就业压力下,不少学生希望通过求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求职成功率,这实际上是一种“求职恐慌”心理。
对于职业培训,章喆卿表示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很多机构为了牟利而未进行真正的培训。“有些机构以技能培训为幌子,教的内容大多和学生的工作实践并不契合,学生钱交了,学到的却都是浅显空泛的东西。”章喆卿认为正确的培训首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和职业规划,然后再是技能。“培训内容除了专业技能,还应该包括情商、时间管理、营销意识、压力管理和职业价值观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能力,才能真正投入到工作实践当中。”
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敏表示,《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入职后的岗前培训,让求职者了解单位、熟悉岗位,以便与单位匹配,这本就是单位应承担的成本,单位意图转嫁培训成本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作为刚刚踏入职场的学生,除尽快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之外,也应具备一定的就业法律知识,面对行违法之事、赚黑心之钱的一些单位,可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胡敏说。(工人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