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回复: 0

承扬抗战精神 凝聚复兴力量(评论员观察)

发表于 2017-7-8 06:20: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承扬抗战精神 凝聚复兴力量(评论员观察)
2017-07-07 李 拯

  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自当理直气壮地谴责一切否认历史的言行,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历史中凝聚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七七事变”80周年。每年今日,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伫立凝神,表达着穿越时空的敬意;抗战胜利纪念馆里,抗战老兵坚持用亲历者的讲述传承民族记忆;神州大地,防空警报再次响起……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80年前卢沟桥上的清脆枪声,定格为一个民族永恒的集体记忆。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七七事变”发生后,著名战地记者方大曾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向全国讲述战争的进展。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取得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从一盘散沙到民族意识觉醒、由积贫积弱到跻身“五大战胜国”,抗战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正是在战火中浴血重生、凤凰涅槃,中华民族告别百年屈辱,走上复兴征程。

  历史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和未来。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战争场面血雨腥风,军民伤亡3500多万,血染的历史教训何其深刻: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自当理直气壮地谴责一切否认历史的言行,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历史中凝聚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80年前,卢沟桥上殊死抗战,宛平城内炮声隆隆;80年后,宛平城区蒸蒸日上,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80年前,中国四分五裂、满目疮痍;80年后,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多中国人民享有着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回望80年风雨历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结束了中华民族被奴役、被宰割的历史,更“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今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沉沦到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站在历史的坐标前,我们对中国道路的必胜信念更有体会,对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更有底气和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