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
解决危机 以民为本不会错
在很多人眼中,比较能体现林郑月娥做事风格的是2007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她刚履新香港特区发展局局长不到一月,即遇到了棘手的香港皇后码头拆迁问题。
为启用新中环码头,需要拆掉“老香港”标志性的皇后码头,一些本土派人士以游行、静坐、绝食的方式抗议。林郑月娥到现场直面上百位示威群众,一方面解释说学术意见上认为皇后码头“未达到有一个大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态度坚决,毫不退让,表示“不拆不迁,我做不到”,最终事情得以协商解决。这一事件令她声名鹊起,得到“拆弹专家”的称号。
林郑月娥:其实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碰到一些危机,只要作为官员记住解决的方法和实时回应,都是以民为本,大概不会错。
“母亲”林郑月娥
为儿子甘愿放弃行政职务
除公职身份外,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也在林郑月娥的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
由于林郑月娥的工作性质,丈夫林兆波放弃国外大学任教的机会,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夫妻俩有两个儿子,老大林节思、老二林约希。两个儿子都毕业于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记者:您长时间为香港做了很多事,但是为自己的家,您觉得做得足够多吗?
林郑月娥:也不太差,尤其是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没有请一个工人,我是亲自照顾他们的。
所以我现在很欣慰,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大了,分别23岁、26岁,但是他们跟我是很亲近的。尤其是大儿子,差不多每天要跟妈妈说话他才比较舒服。
记者:有一段时间,您曾经宁愿在行政位阶上退一步,也要去英国照顾孩子,为什么?
林郑月娥:因为他当时13岁,从小学升到中学,一方面可能有一些适应的问题,另外由于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比较高调的官员,处理一些很有争议性的事,每天在报纸看到我的新闻而且不是好的新闻,孩子受了一些打击。
“妻子”林郑月娥
一定要丈夫同意才参选
在今年林郑月娥竞选行政长官期间的情人节,丈夫林兆波给林郑月娥的一封支持信被网友们大量转发,并引起热议,这让香港市民对林郑月娥的形象多了一分感性和温柔的认识。
林郑月娥:我的丈夫在我选举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支持。要是他不同意,我是不可能参选的。
记者:他说不同意,您就不选了?
林郑月娥:肯定。一定要丈夫同意才选。2月14日情人节,他写了这个信就放在我选举的网页。信的最后谈到我希望太太当选能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很多人批评我们说,这个信不是你的丈夫写的,太政治正确了,你是一个情信,为什么要写一国两制?
这个信每一个字都是我先生写的,为什么他在结语的时候要写到“一国两制”?如果不能让香港的绝对优势“一国两制”继续地在香港得到充分体现,他是不愿意让我当特首的。
因为我们两个人,没有什么个人的要求,我也不太喜欢住进礼宾府。但是先生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要太太担任这个位置,他还是愿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