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1|回复: 1

林郑月娥:公职之外,也做好妻子与母亲

发表于 2017-7-8 17:37: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成都商报

        特首林郑月娥
  37年出任20个不同政府职位
  林郑月娥1957年5月出生于香港,1980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便一直担任政府公职,2006年她晋升为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2007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成立的发展局局长。参选行政长官之前,林郑月娥是香港政务司司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仅次于行政长官的政府官员。
  在近37年的时间里,她出任过20个不同的政府职位,负责过除教育外几乎所有主要政策领域,如卫生、财务、福利、规划等。
  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林郑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此前,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在香港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
  出身寒门
  锻造特有职场风格
  林郑月娥祖籍宁波,家里一共五个孩子,她排行第四。童年时她在香港湾仔地区一栋唐楼的板间房里长大,唐楼就是没有电梯和冲水厕所的楼,板间房就是内地人经常提到的“群租房”。
  为改变生存状态,她十年苦读,留下一段成绩优异的求学之路。中学时,她曾满怀医者仁心,梦想悬壶济世,后来,她又立志成为社工,服务社会。为此,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社工系,大二时她又从社工系转到社会系,大学毕业后她如愿进入香港政府系统。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往往为未来的人生埋下伏笔,正是这样的成长经历,形成了林郑月娥日后特有的不畏惧、不退缩,同时又满怀同情心的职场风格。
  身居高位
  仍坚持亲自看市民写给她的信
  林郑月娥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即获得了几次宝贵的机会,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第一个重要机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与中英联络小组处理香港回归问题,林郑月娥以随员的身份跟一些主要官员到北京和英国开会、谈判,见识了两国最高领导层的决策过程。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3年非典疫情两大危机事件发生时,她正好又分别担任掌管财经事务的库务局副局长和负责社会保障的社会福利署署长。在这两次危机事件处置中,林郑月娥应对及时,处理得当,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从而逐渐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领导核心层。
  记者:有人说您叫不怕弄脏手,为什么会有人给您这个评价?什么叫弄脏手?英文叫做 Make hands dirty,这是什么意思?
  林郑月娥:我比较喜欢亲力亲为。我外出的发言稿,大部分是自己写的。我还有一个习惯是所有公众、市民写给我的信,无论是他写我的名字,或者写我工作位置的信,我都亲自看。到现在还是这样。
  我2000年当社会福利署署长的时候有的这个习惯,到了五年前当政务司司长,接信太多,事情也太多,所以我就把这个习惯改为每个周末。其实我不放假的,每个周末、周日我都到办公厅,就是看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17:37:46 | 查看全部
“拆弹专家”
  解决危机 以民为本不会错
  在很多人眼中,比较能体现林郑月娥做事风格的是2007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她刚履新香港特区发展局局长不到一月,即遇到了棘手的香港皇后码头拆迁问题。
  为启用新中环码头,需要拆掉“老香港”标志性的皇后码头,一些本土派人士以游行、静坐、绝食的方式抗议。林郑月娥到现场直面上百位示威群众,一方面解释说学术意见上认为皇后码头“未达到有一个大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态度坚决,毫不退让,表示“不拆不迁,我做不到”,最终事情得以协商解决。这一事件令她声名鹊起,得到“拆弹专家”的称号。
  林郑月娥:其实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碰到一些危机,只要作为官员记住解决的方法和实时回应,都是以民为本,大概不会错。
  “母亲”林郑月娥
  为儿子甘愿放弃行政职务
  除公职身份外,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也在林郑月娥的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
  由于林郑月娥的工作性质,丈夫林兆波放弃国外大学任教的机会,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夫妻俩有两个儿子,老大林节思、老二林约希。两个儿子都毕业于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记者:您长时间为香港做了很多事,但是为自己的家,您觉得做得足够多吗?
  林郑月娥:也不太差,尤其是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没有请一个工人,我是亲自照顾他们的。
  所以我现在很欣慰,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大了,分别23岁、26岁,但是他们跟我是很亲近的。尤其是大儿子,差不多每天要跟妈妈说话他才比较舒服。
  记者:有一段时间,您曾经宁愿在行政位阶上退一步,也要去英国照顾孩子,为什么?
  林郑月娥:因为他当时13岁,从小学升到中学,一方面可能有一些适应的问题,另外由于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比较高调的官员,处理一些很有争议性的事,每天在报纸看到我的新闻而且不是好的新闻,孩子受了一些打击。
  “妻子”林郑月娥
  一定要丈夫同意才参选
  在今年林郑月娥竞选行政长官期间的情人节,丈夫林兆波给林郑月娥的一封支持信被网友们大量转发,并引起热议,这让香港市民对林郑月娥的形象多了一分感性和温柔的认识。
  林郑月娥:我的丈夫在我选举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支持。要是他不同意,我是不可能参选的。
  记者:他说不同意,您就不选了?
  林郑月娥:肯定。一定要丈夫同意才选。2月14日情人节,他写了这个信就放在我选举的网页。信的最后谈到我希望太太当选能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很多人批评我们说,这个信不是你的丈夫写的,太政治正确了,你是一个情信,为什么要写一国两制?
  这个信每一个字都是我先生写的,为什么他在结语的时候要写到“一国两制”?如果不能让香港的绝对优势“一国两制”继续地在香港得到充分体现,他是不愿意让我当特首的。
  因为我们两个人,没有什么个人的要求,我也不太喜欢住进礼宾府。但是先生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要太太担任这个位置,他还是愿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