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武钢老干部合唱团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伴随着古朴恢宏的音乐,出自《诗经》的古民歌《伐檀》,由58人组成的合唱团共同吟唱,令观众耳目一新。7月7日,首届荆楚夕阳红暨“心有力量歌声响亮”合唱大赛决赛在湖北省老年大学天鹅湖礼堂成功举行,武钢老干部合唱团获得冠军,并将代表湖北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
鹤发童颜赛青春,你方唱罢我登场。统一着装,专业化妆,站姿笔挺,歌声嘹亮,若不是头顶闪着清辉的白发,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入围决赛的12支队伍600多位演唱者,几乎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所演唱的歌曲或改编自《诗经·伐檀》《赤壁怀古》等古诗词,或改编自《智取威虎山个》等京剧选段,或改编自《桃花红杏花白》等各地民歌,对合唱技巧是个不小的考验。“他们选的歌曲难度都不小,特别是《伐檀》这首歌,里面半音比较多,旋律上和声重叠的部分也很多,演唱难度非常大。”大赛评委韩迺礼说。

武汉市家华合唱团
湖北合唱协会副会长、指挥家朱步熹、湖北省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宋乔、湖北省合唱协会副会长、武汉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鲁燕、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贺沛轩、武汉音协合唱艺委会主任、指挥家韩迺礼等九位专家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经过激烈的现场评分,武钢老干部合唱团凭借一曲《龙的传人》摘得桂冠,武汉市家华合唱团和武汉希文校友合唱团两个团荣获亚军,徐东飞驰合唱团、湖北省老年大学梦之声女子合唱团、武钢退休职工合唱团三个团成为季军。来自汉口的罗玉泉大爷在现场观看了本次比赛,“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精气神,他们哪像是六七十岁的人啊,唱起歌来那完全就是一群年轻人,哎呀看得我也是热血沸腾的!”
进入决赛的武汉希文校友合唱团历史最为悠久,它可以追溯到1938年,当时由文华学院和希理达中学的学生为宣传抗日而创办。当年他们先后奔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演出,鼓舞当地华人参与抗日、捐资捐物。当初的校友们在60年后的1997年重拾记忆,古稀之年再聚首,为了爱好再展歌喉。如今虽然团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希文精神却成为了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table=100%,#ffffff][/table]
海选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为江岸区花桥街科苑社区绿叶艺术团的刘畹华团长,今年已经83岁的刘畹华负责合唱团的后勤工作,尽管腿脚没有年轻人灵便,但她为了比赛每天也是忙个不停,联系训练场地、车辆、食宿,都离不开她。
武钢老干部合唱团的队员大多为武钢的退休干部,他们年轻时为志愿国家钢铁建设从五湖四海来到武汉,退休后以合唱团的形式为车间工人们演唱,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                             
据悉,此次益安宁丸杯首届荆楚夕阳红暨“心有力量,歌声响亮”合唱大赛由湖北省老年大学协会、武汉市老年大学协会、武汉音乐家协会、湖北影视频道联合主办。比赛从今年4月起,经过多场海选、复赛,历经三个月时间,近80支合唱团共5000多人参与此次活动。
来源:凤凰网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