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回复: 7

可可西里鼓浪屿双双申遗成功 “世遗”应如何保护?

发表于 2017-7-9 12:24: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上官云)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大会在波兰古城克拉科夫拉开帷幕,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申报包括自然遗产“可可西里”和文化遗产“鼓浪屿”在内的两个项目。8日,鼓浪屿顺利通过大会审议,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2:24:40 | 查看全部
 资料图:2013年9月4日下午,4只藏原羚在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公路旁向路人张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2:25:07 | 查看全部
 申报“世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据媒体披露,2008年,鼓浪屿申遗工作启动,今年顺利入选; 而2014年,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到今年成功入选世遗名录,也经历了约3年时间。

  考古学家 王巍此前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曾说过,申报“世遗”,首先项目要符合申报“世遗”的条件,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近年来申报“世遗”还有数目限制,有关部门对参与评选的项目必定精挑细选,确保较高的成功几率。
2.jpg

资料图:图为可可西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牦牛。 中新社记者 武仲林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2:25:33 | 查看全部
 此外,对参评“世遗”项目的良好宣传与沟通也是“申遗”成功的原因之一。王巍告诉中新网记者,在审议这些项目时,评委们会依据现场的申报陈述来做判断,在这方面,我们的准备也是比较充分的,能够得到国际评委的认可。

  但成功进入世遗名录,并不是这些珍贵遗产的“终点”。王巍介绍,《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了一系列保护义务,如果对成功列入名录的那些珍贵遗产没有保护好甚至使其遭受破坏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受到“警告”,更极端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被“摘牌”。

3.jpg

  资料图:图为神秘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中新社记者 武仲林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2:26:15 | 查看全部
王巍的话并非没有佐证。2009年,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的易北河谷(Elbe Valley)被世界遗产组织除名,理由是一座修建中的跨河大桥破坏了易北河谷文化景观,它也是继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二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项目,从其2004年申遗成功到今年被除名,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仅呆了短短5年。

4.jpg
  资料图:鸟瞰鼓浪屿全景,红砖古厝、蔚为壮观。 王东明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2:27:26 | 查看全部
  而且,2014年,大运河与丝绸之路被列入世遗名录后,《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次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83.7%的受访者担心一些地方可能将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导致破坏性开发。此外,还有网友担心,游客数量过多,会超过文物承载能力而造成永久破坏。

5.jpg

  资料图:夜游厦门鼓浪屿。王东明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2:27:48 | 查看全部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这些珍贵世界遗产?早在2002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一切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首先要把遗产的保护和保存放在第一位,应以遗产的保护和保存为前提,以有利于遗产的保护和保存为根本。

  此前,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童明康也提到,要坚决反对“奢华申遗”等观念,坚持保护才是目的。同时要以揭示和宣传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力求发挥文化遗产在提升人与社会综合文明素质中的积极作用。
6.jpg


  资料图:著名的日光岩。 王东明 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众多,自然遗产也不在少数。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地方、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保护、传承、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正如王巍所说,申遗成功不是一劳永逸,保护始终是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0 06:09: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