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子最有效的方法之被动防御
物理驱蚊:遮蔽隔离
浅色衣物(长袖长裤、帽子、口罩、围巾/纱巾)、纱窗、蚊帐,这些都可以。总之就是,通过物理方式,把蚊子和人妥妥地隔开!

化学驱蚊:我闻起来不好吃
化学避蚊所用的成分并不会置蚊子于死地,它们只是会掩盖你原有的体味,或者是干扰蚊子的感受器,让它们“找不着北”。
目前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注册认证可以用在皮肤上的驱蚊成分有且仅有7种,它们分别是:
避蚊胺(DEET):效力最长持续10-12小时
派卡瑞丁(KBR3023,也称埃卡瑞丁):效力最长持续8小时
驱蚊酯(BAAPE、IR3535,也称避蚊酯、伊默宁):效力最长持续4-8小时
柠檬桉(PMD、OLE):效力最长持续6小时
甲基壬基甲酮(BioUD,也称2-十一酮):效力最长持续4-6小时)
猫薄荷油:效力最长持续4-6小时
香茅油:效力最长持续20分钟至2小时
其他还有一些天然植物和提取成分,比如桉叶、薄荷、艾草、柠檬草、薰衣草、驱蚊草等,它们用于驱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不明确,根据经验推算,效力最长持续20分钟至2小时,通常在20-30分钟以内。

如何选择驱蚊产品:
在刚才列出的这些“认证成分”中,CDC仅推荐前4种(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用于成人驱蚊,这里同样包括孕妇及围产期妇女。而美国儿科学会(AAP)仅推荐前2种驱蚊成分(避蚊胺、派卡瑞丁)用于儿童驱蚊。
一些国产驱蚊产品以不含避蚊胺为卖点,但事实上,在这些驱蚊成分中,避蚊胺是目前有效性最好、安全性最可靠的,完全可以放心使用。避蚊胺的浓度增加,效果并不会明显增加(事实上浓度约30%时效果就达到平台),但是保护时间可以延长。一般日常使用10%~35%的浓度就够了。
对于儿童而言,存在一些额外限制。出于谨慎,美国儿科学会认为2个月以下的婴儿应禁用避蚊胺,2个月~12岁的孩子推荐使用浓度10%~30%(不能超过30%),12岁以上就可以与成人等同了。派卡瑞丁推荐的使用浓度为5%~10%,同样禁用于2个月以下的孩子。而至于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纯天然植物精华”柠檬桉,CDC、FDA、AAP都明确提出,3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市面上号称“天然”、“纯植物”的驱蚊产品众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驱蚊产品,比如宝妈群体中非常火的California Baby、小蜜蜂、Badger,主要为植物产品提取物,相对安全,只是防护效果较弱,持续时间较短。而另外一些宣称“植物天然”的驱蚊产品,比如小X苗、Mos**** Mucken,其中添加了柠檬桉,应当避免给婴幼儿使用!

要注意什么:
1.驱蚊剂每次不要使用过多,大致能够薄薄地覆盖皮肤即足够。
2.驱蚊剂不需要频繁使用,根据说明书上的间隔时间来使用;无论使用何种驱蚊剂,如果开始再次被蚊虫叮咬,即可重新使用。洗澡、游泳、出汗、雨淋之后,驱蚊剂持续时间会缩短。
3.驱蚊产品可以、也应该和防晒霜合用,通常先抹防晒霜、再抹驱蚊液,具体需要根据使用说明决定;但是,应当避免驱蚊产品(尤其DEET)与防晒霜的混合产品,因为防晒霜通常2小时涂一次,而驱蚊产品要是如此频繁使用,可能过量。
4.驱蚊剂可以涂抹于皮肤或衣服表面,但不能涂抹、喷洒于衣服内里。
5.避免吸入驱蚊剂,脸部可以涂抹少量驱蚊剂,建议用手,而非直接喷洒,避免进入眼睛、嘴巴。使用驱蚊剂后需要充分洗手。
6.皮肤破损、炎症/感染、严重皮疹区域避免使用驱蚊剂。
7.不要将驱蚊剂涂抹于孩子双手上,否则难免会误入眼睛、嘴巴。
8.涂抹过驱蚊剂的皮肤,一旦不需要驱蚊剂时应当及时清洗。
9.所有灭蚊产品、驱蚊产品均可能导致过敏,一旦发现过敏应停用并及时就诊。
10.驱蚊与防晒产品可以一起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