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0 14:59:28
|
查看全部

1943年,延安农民踊跃交粮支援抗日战争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
从党、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来看,我们党和军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时,这个村子的老百姓看到的是一支衣衫褴褛、面容疲惫、抬着许多担架的军队,误把“红”字听成了“奉”,以为是正在围剿红军的东北军,他们过去的名称是“奉军”。奉军一向以军纪败坏而著称,老百姓听到后大都跑到附近的山上躲藏起来,只留下老弱病残,在窑洞里观察这支新来的队伍。他们发现,这支军队不进民房,在场院里埋锅造饭,挑水扫院子。老百姓终于知道,这是从南方来的红军,“和刘志丹的队伍一样”。群众开始从附近的山里回到家,让“南方红军”住进了简陋却温暖的窑洞。虽然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但是面对来自南方的红军,老百姓纷纷把自家的粮食拿出来,帮助他们解决吃饭问题。
此刻,陕甘根据地才出现了民歌里唱的那种热烈场面:“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那亲人迎进来。”
毛泽东曾感慨地说:“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
毛泽东曾经预言:如果国民党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陈云也将“正确对待群众和得到群众的支持”列为长征取得胜利的三大原因之一。贺龙在总结长征时,也说“国民党军队靠飞机大炮。我们红军靠什么?靠群众”。
我们党能不能够赢得胜利,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够赢得群众。长征中,我们党紧紧地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军民一致、官兵一致、众志成城,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和强大凶恶的敌人,谱就了长征胜利的激越凯歌。
在抗日战争年代,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都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略决战中,党在人民群众中进行了巨大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援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据统计,在三大战役中,动员民工累计达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支前的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如果没有群众的伟大力量,要取得全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军事胜利从来不是单靠军队来实现的。三大战略决战能获得胜利,一个基本原因是民众的支持,不断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线。这同国民党军队屡屡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形成鲜明的对照。能不能得到民众的全力支持,确实是战争能不能取得胜利的根本问题。
1961年1月16日,叶剑英在《伟大的战略决战》一文中,说清了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三大战役中,各地组织了广大的人民群众,随军执行战勤任务。辽沈战役的时候,动员了一万三千八百余副担架,三万六千七百余辆大车,九万六千余民工,随军行动。淮海战役的时候,动员了二百余万民工,支援前线,使我军与民工的比例达到了一兵一民、一兵二民、甚至一兵三民。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和热情鼓舞下,人民解放军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力量属于人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观点。”
毛泽东曾说过: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他多次提醒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注意,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人民群众,忘记了人民群众,“就是读100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
毛泽东的这些话语及其表达的思想,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将士们的心里。
1964年10月13日,贺龙谈起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感触颇深地说道:
“在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战争中,革命人民在武器装备方面,开始的时候总是落后于敌人的。但是只要人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就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然如此。数以万计的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真正的天罗地网。任何敢于侵犯我们的敌人,都将在我‘全民皆兵’的汪洋大海中,遭到灭顶之灾。”
1978年8月4日,聂荣臻在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谈起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时,是这样说的:
“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核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论武器如何发展,都改变不了人民战争的规律,改变不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根本原理。”
“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还是靠它。”
直到现在,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仍然闪耀着不变的光芒。2013年7月8日和7月15日,习近平两次在有关军队工作的重要会议上,重温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说道:
“革命战争年代,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但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