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回复: 0

你我都是“团结族”(人民论坛)

发表于 2017-7-10 22:21: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你我都是“团结族”(人民论坛)
2017-07-10 张 凡

  年逾古稀,却不甘于享受安宁时光,将忙碌身影刻印于三尺讲台;历经艰辛,却从不抱怨生活不公,用善良热忱去点亮盏盏心灯。在新疆疏勒,提及潘玉莲,大家总会感受到一股暖流。


  坚持,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潘玉莲身为低保户,但坚持开办“爱心小课堂”,免费为社区孩子教汉语、补功课。她二十多年如一日,累计义务托管、辅导孩子超2000名。寒来暑往,一茬茬学生长大远去,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而她始终坚守在小课堂:疾病无法令她停步,高薪不能把她带走,即便家人的担忧也没有令她动摇。润物无声,潘玉莲无私帮助少数民族青少年熟练掌握了汉语,也在他们心底深深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团结,凝聚起超越时空的真善美。潘玉莲的爱心课堂,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方学习园地,也描绘出团结互助的生动图景。潘玉莲对孩子们悉心照料,被亲切地称呼为“潘妈妈”“潘奶奶”。街坊邻居们对她也热心帮衬,主动送饭添柴,甚至凑钱为她简单装修廉租房。潘玉莲的无私付出,社区居民的真诚相助,都成为民族团结友爱的生动注脚。事实证明,有了心与心的联结,维护团结的意识就能够内化于心,变成一种自觉和担当。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潘玉莲一样的守望者,不断为民族团结书写新的感动。“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江·哈力克,带着1000个馕从新疆连夜赶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援疆干部常亮,立志把“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贡献给喀什”,因为想告诉所有人“我是喀什人,我骄傲”;好心人艾尼·库尔班,养育被遗弃的汉族小孩9年,但为了“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毅然让孩子回家与亲人团聚……淳朴的话语、勇毅的选择,筑牢了各民族相亲相连的情感纽带,也让民族团结的旋律更加响亮。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由于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隔阂等,拉近心理距离并不容易。面对种种阻碍,尤其需要生活在多民族地区的人乐做“团结族”,甘为文化传播的灯火、语言沟通的桥梁、友谊传递的信鸽,将民族团结的信念撒播在更多人心上;尤其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使每个人都能在民族交往中以心相交、将心比心、守望相助。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让心与心离得更近,手与手牵得更紧。


  潘玉莲说:“作为新疆的‘团结族’,我愿意奉献出我能奉献的所有!”回望过去,各民族携手奋进的身影历历在目;展望未来,各民族共同筑梦的前景振奋人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一定能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共创美好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