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file:///../../../../0002.gif
 
“杭老师”的“强迫症”
file:///../../../../0002.gif
“我觉得吧,咱“杭老师”有强迫症。”赵艳丽和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大家口中的“杭老师”是中原石化丁烯车间值班长杭向群,因为他操作技术过硬,很多问题在他这儿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杭老师”。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有时班组人员会被他那种“小题大做”的工作方法折麽的有点“受不了”。丁烯车间内操赵艳丽说:“苯检验罐V09A/B采用的是间歇式进出料,车间规定液位在5%-15%之间停泵停止外送,70%-75%切换罐,取样分析后再外送。平时巡检,外操都会询问室内是否需要调整,好顺道把活给干了。以前罐液位在70%左右就切罐了,也不违反车间规定。一次液位到72.4%后,我们进行了切换,刚刚切换完,杭老师看到了,说离75%还有2点多液位,可以再进半个小时,非要求我们切回来,直到液位达到75%以后再切罐。”对苯罐外送,杭老师要求更是严格,液位在5%-15%之间停止外送都符合车间规定,可是每次液位到6%,他就会从主控室出发,走到现场停泵,正好将罐的液位控制在5%。赵艳丽说:“刚开始我们特别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必要自己把液位控制的那么严格嘛。”可杭向群却说:“之所以把标准定这么严,除了把切罐做样外送等时间都考虑进去,给下个班留有足够时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每个班都做到最高液位切换,外送到最低液位,每3天就可以让中化少做一个样,既减少了中化做样成本,又减少中化取样人员接触剧毒苯的过程,减少职业病危害。”听完“杭老师”这一番话,赵艳丽表示心服口服,她说:“做事做工作每个人都会,但怎样把事情做到完美,做到效益最大化,‘杭老师’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初卫平公晓玲 赵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