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西北油田分公司 王鹏飞
前段时间回老屋收拾东西,发现小时候最为熟悉的手工织布机放置在门房一隅,覆盖的塑料布已经老化,露出长方体框架结构。掸开厚厚的尘土,暗红色的桑葚木纹依然清晰,历经岁月的沧桑,卯榫连接的机身却没有任何松动,提拉传动的部件完好如初,更不曾有一个虫洞。
这是母亲最为心爱的物件之一,她从这架织布机上织成的老粗布,满足了一家人制作衣服鞋帽、床单被面的需求。织布工序复杂,非常费时费力,每年从入冬开始,少了收割庄稼、整修水利这样的农忙活,母亲就开始忙着为织布做准备了。
曾经多少个夜晚,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着年轻的母亲盘腿坐着炕头,在昏黄的灯光里,飞快地转动纺纱机的把手,棉团在她手中不断抽出细线,缠绕在高速旋转的锭子上。母亲对纱线细度、强度拿捏十分精准,很少出现断线和粗线,手法娴熟的母亲夜里能纺出3、4根锭子,轻快有节奏的纺声仿佛母亲弹奏的小夜曲,带着温暖伴着我甜甜入梦。
要将棉花变为供纺织的经线,要经过弹花、捋线、浆染等七、八个环节,过程繁杂,互帮互助很有必要,母亲平时为人谦和敦厚,所以一到这个时候,同村的婶子大嫂都赶来帮忙。门外宽阔的晾晒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交谈着邻里趣闻、天气庄稼,五颜六色的细线在她们手中灵巧的牵动,带着线轴飞速旋转着哗哗作响,每个人的走位都经过精确安排,确保色彩搭配符合要求。
收拢的彩线经过梳理定好幅宽,是为经线,织布前最麻烦的事来了。要将经线里的奇数精确穿过一号布缯、偶数线穿过二号布缯,避免线在纺织中相互纠缠。布缯外形是木质方框,比布幅宽略大,高度二十公分,中间被细而光滑且密集的竹篾分割。
穿线煎熬而费时,母亲和同伴小心翼翼的瞅着,将线一根根穿过竹篾的空隙,一孔一根,穿错穿多都要重来,一忙就是一整天,累的母亲和同伴腰酸背痛。为了答谢大家的辛勤付出,母亲亲手炸一盘黄澄澄的油饼犒劳大家,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吃顿炸油饼最受欢迎。
最终经线装在了织布机上,母亲更忙碌了,只要有空,她就坐上织布机,开始最为辛勤的劳作。她灵巧的双脚上下踏动两块踏板,两个布缯带着经线完成一次交叉,纬线藏在梭子里,在母亲左右手娴熟的抛接下,从经线交叉中精确穿过,每完成一个交叉、一次抛接,都要向后搬动机枢收紧,使布匹平整光滑。
梭子翻飞,成品越来越长,母亲欣喜而骄傲,她满脸的汗水滴落在织布机上,滴落在我们的心中,滋养着我们长大。望着手工织布机,脑海里回荡织机声响,仿佛看到了母亲因熬夜而疲惫憔悴的脸。
母爱如山,永生难忘,祝您长寿安康,永远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