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山西吕梁:让村民富起来乐起来

发表于 2017-7-12 15:03: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郭志清

  山西省吕梁市是革命老区,至今仍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全方位破解扶贫难题,吕梁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扶贫举措,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艺术创作扶贫、文化惠民扶贫、非遗传承和红色文化扶贫、文化人才扶贫这六大文化扶贫工程,力求通过文化扶贫,让乡亲们不仅富起来,还充满文化获得感。

  文化氛围浓,市委书记做“广告”
  “吕梁山上鱼米香,不信你来看青塘。要问青塘啥最好,芦苇海眼粽飘香。”今年的端午节,这段朋友圈里的“广告词”,从吕梁传到了太原及周边地区。这段广告词,出自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
  原来,吕梁市临县安业乡的前青塘村,村中有“海眼”,水量充足,涵养了成片的苇子、百亩的鱼塘。但是,多年来前青塘村“抱着金饭碗,穷得讨饭吃”。2015年,吕梁按照“文化引领奔小康、打造美丽前青塘”的帮扶新思路,在前青塘村的芦苇上做起了文章:他们培训贫困人员用芦苇的叶子做粽叶、用芦苇秆做工艺品……在帮扶下学会了手艺的王维平,带动100多个贫困户及周边群众从事芦苇秆工艺品加工,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他们创作的一幅《雄狮下山》的手工艺品,就被游客以1万元买走收藏。
  如今,前青塘村知名度高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开农家乐的村民刘云云高兴地告诉记者:“平时日收入600来元,举办文化活动游客多时能达到5000元。”
  这样的巨大变化让前来调研的李正印高兴不已:“为了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我愿意为你们做广告!”于是就有了前述刷爆朋友圈的“广告词”。
  李正印多次表示,贫困不拒绝文化,脱贫离不开文化,而文化恰是吕梁精准扶贫的关键之一。基于此,吕梁市出台了《吕梁市文化和信息扶贫行动方案》《吕梁市2017年文化和信息扶贫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化扶贫举措,打出文化扶贫“组合拳”,让精准扶贫散发出浓郁“文化气息”。

  一村一条路,精准扶贫有特色
  前青塘村的变化是吕梁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
  吕梁市离石区的归化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依托,把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的路子。2016年,归化村推出“赏吕梁山风光文化旅游季”活动,游客明显增多,收入大幅提高;村里每周六、日上演的农耕实景剧《沟梁上的土疙瘩》,更让群众受益。该村100多人固定参加演出当群众演员,每演一场每人能挣80元,而该村总共才836人。“演演节目就能挣钱,过去想都不敢想。没搞文化活动前,村民人均收入大约2600元,现在人均达到8000元。”归化村村支书王治平说。
  同在离石区的新三湾村,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后积极招商引资,引来企业家投资800万元,对旧窑洞进行整体开发改造:对每个窑洞重新命名,“草编根艺园”让游客体验编织兴趣,“书香苑”聚集了当地书画家展现技艺……“书香苑”园长李涛介绍:“每周搞一次活动,书画家们总能挣上五六百元;当地老百姓有需求时,他们就免费给书画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孔窑洞的租金是每年1万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村民的收入。
  汾阳市的贾家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老先进,该村果断把一个污染较重的50万吨特种水泥厂停了,改造成贾家庄恒鼎工业文化创意园,于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798”呈现在游客面前:旧煤磨车间成了“18·18恒记”展览馆,旧原料场地改造成“儿童体能拓展乐园”,导演贾樟柯在这里建设了“电影艺术中心”和“种子影院”……“18·18恒记”展览馆讲解员、61岁的任春花说:“原先在水泥厂上班,工作单一、污染大。现在搞文化旅游,每天跟天南海北的人打交道,可开心了。工作环境好,收入还多。”2016年,贾家庄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2017年春节,接待游客37万人次,位列全省第三,成为山西文化旅游业的黑马。
  中共中央西北局所在地临县南圪垛村,实施了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技艺工程,在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原有展览、布局的基础上,设立了西北军工体验馆,并利用旧民居开展展览,展示非遗魅力。这一工程培训了30名本村讲解员,鼓励贫困户从事红色文化旅游业增加收入。56岁的王月娥说:“搞了红色文化旅游,我的小商店也有买卖可做了。”

  富起来,更要乐起来
  “繁荣文化凝聚正能量 扶贫开发共筑中国梦”,这是写在方山县积翠乡冯家庄村口的一条标语,也是吕梁市文化局扶贫的目标之一。吕梁市文化局在冯家庄村扶贫已有10个年头,他们每年都要安排吕梁市晋剧院为村民演出晋剧7至10场,春节期间为村民拍摄全家福,每月放一场电影,今年还组织村民扭起了“大会则”秧歌,使将要失传的一些非遗项目得到保护和传承,深受群众好评。
  吕梁市文化局扶贫队还依托南阳沟风景区的影响力帮助村里发展农家乐文化旅游项目,并为该村投资建设了2100余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建了文化大院,增加了文化活动器材,通过文化扶贫提升农民素质。
  5月25日下午的冯家庄村戏院里,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歌舞晚会《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村民们露出笑容。年届70的冯二娃说:“要不是扶贫工作队同志的精心安排与贴心扶贫,我们怎么会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看上这样的演出呢?”
  近几年,吕梁市文化局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出了“2+5+2”标准,即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和配套建设文体广场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文化器材、广播器材、体育器材、阅报栏广告牌、灯光音响五项设施配套,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两委成员兼任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至少配置一名文化管理员。近两年来,为贫困县607个村文化活动室配备了乐器、服装、道具、音响等文化活动器材,为贫困县2245个村送电影26928场,为贫困县199所寄宿学校送电影1791场。(中国文化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