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回复: 0

填报志愿,何需学校代劳?

发表于 2017-7-12 19:25: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填报志愿,何需学校代劳?
2017-07-12 吕晓勋

  办学校不是办锦标赛,发展教育,理应多关注升学率背后学生们的兴趣,关注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对于各省份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每年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选上一所心仪的学校、一个合适的专业,更让人激动的了。不过,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诱劝高分学生修改志愿,甚至直接强迫他们填报非意向志愿的事情屡有发生,这让不少学生感到既纠结,又无奈。


  学校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保证有更多的优质生源,进入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高校。这不仅关系到老师的奖金、晋升,更可能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未来发展。在不少地方教育部门的眼中,评价一所中学的成绩是否出色,每年有多少学生上北大、清华,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当“考上一个北大清华,奖励50万元”能够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唯名校是举、指定报考专业,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学生进名校,学校得荣耀,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双赢的事。国内数百万考生,有资格让学校想尽办法“关照”的,也只是少数。按照一位校长的说法,学生还应该“感恩学校”。这种冠冕堂皇的借口、自以为是的操心,正是人们担忧的问题所在。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受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的报考账号和密码,不是可以任意摆弄的数字;他们的报考选择,尤其值得尊重与呵护。对专业的兴趣,的确可以通过后天的接触、训练来培养,但这和能否自由选择专业是两码事。当学校为了升学数字的光鲜,而不停地给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施加压力时,可曾想过,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为学生好,还是为自己好?说到底,强行剥夺考生的选择权,只是打着“为学生好”的幌子,行追求教育GDP之实罢了,不仅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更是对教育方向的背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