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强基固本 积聚能量
——神宁烯烃一分公司践行“11311安全管控模式”扫描
通讯员  赵 寅 文/图
        近年来,神宁煤业集团烯烃一分公司结合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安全文化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将煤制油化工板块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十六化”即“风险辨识动态化 、风险管控分级化、作业操作票证化、能量隔离上锁化、措施落实指述化、作业流程标准化、责任落实属地化 、 工作场所定置化、岗位创建完好化、生产现场目视化、当班工作日清化、委外管理统一化、事故经验分享化、应急演练常态化 、领导干部示范化、安全技能过关化”有机地融入到烯烃一分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任务,努力借鉴和摸索,积极构建以风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消除员工不安全行为为抓手、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居安思危  安全管控
         烯烃一分公司通过规范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内页资料管理、加强质量标准化作业和生产作业现场管控,强化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学习,深入推进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该公司在总结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七要点、十六化”落地到基层车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落地活动作为一项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重点工作,结合板块性质制定了体系建设“七要点、十六化”落地考核办法,健全完善考核责任体系,系统梳理在“七要点、十六化”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订完善了管理体系考核标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标准。
        在烯烃一分公司生产现场,笔者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身穿黄色反光背心、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安全员,他们在各个生产装置作业点,不时地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交流,紧盯现场每个安全管控环节;各类操作、检修工器具有序摆放,整齐美观;作业票整齐地摆放在现场机柜间里;各级安全员不定时地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提示。
活化载体  亮点纷呈
        烯烃一分公司丙烯一车间结合车间实际在班组首创“丙烯星评定”评比平台,皆在提升班组工作管理水平,消除两极分化现象,促使各级规章制度及政策落到班组,全面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力争打出公司级班组建设品牌。这个平台是将班组8项日常工作进行月度评比,制定评比奖励方案,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共同商定考评的详细标准,并在展板上做好动态公示。完善了安全管控、综合能耗、小指标竞赛、设备维护保养、目标传导、文明生产、宣传工作、培训工作8个方面的考评细则,通过专业化周检和日常随机检查为两大抓手,在班组全面开展评定工作,激发员工创建“星评定”活动的工作热情。
        “安全管理贵在责任落实。要落实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属地管理,就必须消灭管理盲区和盲点,使属地管理真正实现100%的覆盖。”实行责任落实属地化,是烯烃一分公司合成车间安全管理的“杀手锏”,该车间和员工对管好本区域安全的责任感大大增强,保证生产现场安全。
        在烯烃一分公司生产装置区现场,笔者随地都能看到地面上整齐地用各色油漆画出不同的区域。正如该公司安环部部长贾瑞民介绍到:“这是目视化管理的一种手段。不同的颜色表示生产作业区域的危险状况。红色警示有危险,未经许可禁止进入;黄色提示有危险,进入时需要引起注意。”截至目前,这样的目视化管理措施已经在该公司所有生产装置区广泛应用。基层车间的一线操作员工们赞不绝口地说:“目视化管理很受员工欢迎。看着标记进行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就拿开关阀门来说,以往操作前我都在心里默念一遍‘左开右闭’,特别害怕自己弄错了方向,引发安全事故。现在有了清晰地提示,再也不会有顾虑了……”
        仪表车间创新载体,大力推行15363培训模式。“1”即唱响一个培训理念:团队的优势来自人才,人才的优势来自培训。“5”即注重五种职业能力建设: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协同力、凝聚力。第一个“3”即实施三级岗位培训:第一级,岗位基础知识培训——上岗培训;第二级,岗位纵向深化培训——技能等级培训;第三级,岗位横向扩展培训——一专多能培训。“6”即打造六大培训特色:点厨点菜式培训、移动小课堂、技能经验分享、精品实操课堂、仪表设备操作标准化;第二个“3”即实现三大培训目标:高质量建设一支技能人才队伍;高标准建设一支内部培训师资队伍;高起点构建一个管用实用的长效培训机制。同时,丙烯二车间在发挥师带徒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培训方式,主要有操作员轮岗培训、技术员结对子培训,实施轮岗互通培训管理模式,通过专项技能培训、班组长培训、岗位技能“一对多”培训、主副操实操培训等,加大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检验培训效果,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不折不扣  落地生根
        据烯烃一分公司安全总监梁鲁宁介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每年年初,公司都以一号文件下发,该公司下属的10个车间和相关部门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详细划分,使安全任务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十六化”提出来后,该公司又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补充增加了事故管理闭环化和外委承包商管理网络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
        实行公司级、车间、班组三级管控网络,保持日、周、月度常态检查的同时,不定时地进行罐区专项自查,“一单五卡”、煤粉、作业票专项检查等;进行冷点巡检,对厂区所有偏僻角落都巡检到位,不落下任何一个死角;在各车间设立安全隐患公示牌,每天更新,班组处理不了的,就一级级上报;凡是进入生产厂区,一律不能带烟,更不允许抽烟,如果在谁的属地发现烟头,一个烟头罚款1000元;公司所有员工上下班进出厂区时,要严格按照军事化管理,“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的队形……烯烃一分公司安全总监梁鲁宁说:“作为神宁集团转型发展的烯烃一分公司而言,真正地将‘11311’安全管控模式融入到公司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是照搬照套,而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的认知度,逐渐形成了具有烯烃一分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
        6年间,烯烃一分公司全面构建和形成实际发展的“11311”安全管控模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以鲜活生动的形势渗透全员中,促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各种操作规范有序,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可靠,进而给公司带来了安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