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统计显示,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有一条数据值得注意:1月至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0.4%。
用于智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机械臂) 自《中国制造2025》印发以来,“机器换人”成为不少制造业城市最热门的“口号”。“机器换人”的效果如何?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怎么样? 近日,光明网记者走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中国南部制造业重镇,实地探访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转身”
立足长远 “智能制造”忌一拥而上
而正如粤语深植于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装备制造业也一直与外贸进出口、现代服务业共同“撑起”了广东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受到外部金融环境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再加上周边国家“低成本”的竞争压力,原本依靠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驱动的中国制造业优势不再,亟待转型。
随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概念成为热门。当前我国部分领域劳动力短缺的现状更加快了制造业“机器换人”的步伐,多数制造业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他们缺乏“转型”地前期积累,短时间内“一拥而上”很可能事倍功半。
在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吴智恒看来,当前我们很多企业智能化改造只能算在“起步阶段”。“有的甚至不能叫智能化,叫自动化还比较贴切。”他举例说,国内不少生产工业机器人企业,硬件是自主生产,但最为核心的软件生产环节,还在部分甚至完全依仗技术进口。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吴智恒向光明网记者指出,“智能化需要一个过程。”
光明网记者在佛山等地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视觉识别等技术的应用方面一定程度还依赖国外技术。东莞某电子配件精密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光明网记者,“机器换人”企业肯定是支持的,这对长远发展有好处,但是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刚开始他还是比较犹豫。他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在银行信贷普遍收紧的情况下,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当前遇“冷”的制造业企业很难一下子拿出这样一笔钱。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量力而行,不要期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看,城市更需要的是梯次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周边要靠完整供应链的支撑才能发挥高效能。
“与佛山、东莞、广东等城市相比,深圳的一个优势就是原器件配套完善,多数机器人在深圳可以找到它配套的生产供应链。”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署长高瞻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深圳机器人行业配套很完善,因此企业数量日益增长。从供应链上游开始逐步转型,对中小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新思路。
工人在调试自动导引运输车(AG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