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1|回复: 0

二十四载   不离不弃 大爱母亲  用信念为儿筑就风雨人生路

发表于 2010-5-3 06:33: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母爱,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母爱,犹如春天的风,她轻轻拂过,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

2010年5月2日,在山东省淄矿集团埠村煤矿万华水泥分公司西宿舍两间普通的民房里。2009年度感动淄矿十大人物之一的刘冰从矿团委书记王敬飞手中接过了大家献上的一束鲜花,祝贺他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刘冰的母亲马周华靠在儿子身边,脸上写满了幸福,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作为一个从小就患有核黄疸后遗症的青年,刘冰之所以有今天,除了自己的坚强之外,父母在他生命旅程中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特别是母亲马周华,是她用一颗博大的母爱情怀,用自己的信念为刘冰筑就了风雨人生之路。
   求医路漫漫,但马周华对未来充满信心
1986年3月26日,在山东省南博山镇尹家裕村。这天晚上10点多钟,马周华突然感到肚子痛得厉害,已经到了预产期,是不是孩子快要生产了?此刻,丈夫还在远在百里之外的埠村煤矿上班,身边的大姐和姐夫一看,不好,赶紧派人找车将她送到了北博山镇卫生院。在卫生院待了两个多小时后,儿子降生了。看到白白胖胖的儿子,疲倦的马周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大姐和姐夫的帮助下,第二天马周华就出院了,回到大姐家住下。娘家人看到刚刚出生的婴儿,所有人都为之庆幸,幸福和喜悦一时间弥漫了这个普通而又和睦的大家庭。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刘冰。
到了刘冰出生的第四天,细心的马周华发现,他的脸上、身上有些黄斑,是不是有黄疸了?马周华心里泛起了嘀咕。忙叫家人找到卫生院的医生一问,医生说,没事,刚出生的孩子都有这种现象,过几天症状就消失了。可到了第10天症状还是没有消失,第11天,不但症状没消失,小刘冰开始发烧,而且烧得很厉害。马周华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夜里1点多,大姐夫砸开了附近邻居家的门,找了一台拖拉机,带上刘冰和马周华连夜就往博山第二医院赶。“看着身边奄奄一息的儿子,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痛。”马周华说。在大姐夫的帮助下,刘冰顺利地住进了博山第二医院。
也许是上天的不公,也许是命运的折磨,从这一刻起,刘冰便在母亲马周华的陪伴下开始了漫漫求医之路,这一治就是二十多年。
由于有点人情关系,医院收治了刘冰,但提出一条,只留一人陪护。别人不好帮忙,没办法,还是产妇的马周华不得不拖着虚弱的身子陪在医院里。打针、吃药、喂奶、擦屎把尿,这一住就是半年。半年多的时间治疗,小刘冰身上的黄疸褪了,烧也褪了,可是刘冰还是整夜不睡,哭闹不止,身子有时还打哆嗦。没想到一出生自己的孩子就遭这么大的罪,马周华的心都快要碎了。因为营养不良,加上产后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马周华患上了风湿病,从此再也没有治好过,时常是周身酸痛。
出院后马周华带着刘冰又回到了大姐家,两个月后,出生8个月的刘冰随母亲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埠村煤矿,在章丘市文祖镇三元村租了两间民房住了下来。
到埠村煤矿后,幼小的刘冰还是整夜整夜哭闹不止。于是,马周华向丈夫提出,得上大医院看看。于是,在亲友的关怀下,刘冰再一次踏上了漫长求医路。在那段日子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对疲惫的夫妻,背上是一个用绳子捆绑的半大孩子出现在省内外各大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省立医院,几家省级大医院都看了个遍,但都说没有好办法,最后山东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刘冰。专家看后说是核黄疸出不来,已经进入到了头部,成了后遗症,用药物控制治疗,只要不发展就很好了,没有太好的办法。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刘冰一家人回家了。除按医嘱进行保守治疗外,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治疗。莱芜、淄博、章丘,缝人就打听治病的良方,偏方、针炙、按摩,总之,一切该想的法子都想到了,在父母的坚持下,断断续续,直到二十三岁那年。听说淄博洪山的王之荣老人发明了利用人体穴位治病的仪器,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马周华夫妻带着刘冰来到了洪山解放村。经过疹治,王之荣老人在亲手操作仪器治疗两次后,将治疗办法教给了马周华,让她回家后按说明书和他教的方法每天为刘冰治疗,并送给马周华一台仪器。这令马周华感动不已,从此,她就按照王之荣老人的治疗办法每天两次为刘冰治疗。几个月过后,刘冰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晚上也能安静地睡觉了,原来不能控制的上半身现在也不来回摆动了,说话不清要靠“翻译”现在基本也不用了。马周华的心里开始变得温暖了许多,轻松了许多。“多亏了他王爷爷,他可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啊。”马周华缝人便这样说。
在漫漫求医路上,马周华用一颗慈母之心,不放弃,不抛弃,在刘冰成长的生命里注入了爱的清流,滋润着刘冰一点一点地长大。为了不辜负父母的养育,懂事的刘冰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为了刘冰的成长,马周华再一次付出的艰辛和执着更让闻者感动,见者动容。
儿虽不是常人, 但执着助儿前行马周华无怨无悔
“刘冰这样的身体条件上学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看到孩子期待的眼神,我们是既心疼又无奈。”马周华说。于是,在刘冰的央求下,从十七岁开始,马周华开始帮助儿子向知识的高峰一步步迈进。从此后,凡到过刘冰家的人都会见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大男孩,蜷曲着身子趴在床边,母亲蹲在地上,一手拿着粉笔,一手拿着翻开的新华字典。只见母亲把字典上的字写在水泥地上,然后用手指着写好的字让刘冰念,刘冰则神情专注地随着母亲的手指从喉咙里发出只有母亲才能听懂的声音。马周华让刘冰每天认学30个字。将字典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教他来认,然后再把每个字的含义说给他听,每学一个字要重复多遍,直到刘冰认为会念为止。
无法想像一个行动不便、语言不清、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是怎么度过那段艰难日子的。从马周华口中得知,刚开始刘冰在椅子上坐不稳,要把右手圈到背后,马周华一只手扶着他,一只手在地下写,有时实在太累了,就干脆让他趴在床上,由她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然而,即便如此,每当看到刘冰汗水将全身浸透,还要强忍疾病痛苦的折磨时,马周华就于心不忍。而每一次都是刘冰十分坚定,央求一定要学下去。
寒来暑往,凭着坚强的毅力,在汗水和泪水的交织中,在母亲的支持下,不到两年,刘冰就认识了新华字典上所有的汉字。
接下来,马周华开始试着让他读书。当马周华将书送到刘冰面前时,他和家人都发愁了。手不能动,怎么读啊?看看放在枕旁心爱的书,看看不能动的手,他恨自己的无用……一天晚上当看到桌上的台历时,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做一个架子,将书夹在上面,用脚来翻书呢?天刚蒙蒙亮,刘冰便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立即用木板和铁丝做了一个专用书架。当他颤微微地用唯一能活动的左脚掀开朱彦夫的《极限人生》第一页时,泪水模糊了全家人的眼睛。
一次,来家串门的表哥和他聊天,说,你在家没事,我给你弄台电脑。刘冰记住了表哥的话,可电脑寄来了,面对冰冷的电脑,刘冰犯起愁来,这可怎么学呢?没有老师,马周华就托亲属给他买来有关电脑方面的书籍并让刘冰通过电视上的电脑知识讲座,像当年学习字一样,对照着书本和电视讲座一点点地学,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夜,流了多少汗水,凭着顽强的毅力,刘冰学会了开机、关机、上网、打字。并用电脑打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首诗歌,发表在埠村煤矿文学杂志《梅香》上。而刘冰的每一次进步,马周华都特别高兴,也总是尽己所能满足他提出的要求,为此,她也付出了太多、太多。
刘冰与命运抗争、顽强学习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他也因此被选为2009年度感动淄矿十大人物。2009年11月13日是感动淄矿十大人物颁奖的日子。这天上午,在淄矿集团影剧院,当主席台上开始播放刘冰的电视短片,随着电视情节的深入,现场几乎所有人都被刘冰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座在台下的马周华更是热泪盈眶。是感动、是自豪、是幸福。各种滋味一下子涌进了她的心头。
热情待人,马周华捧出一颗滚烫的心
刘冰的事迹经媒体公开后,一些慕名的人纷纷来看望刘冰,不论是谁,马周华总是热情接待。特别是帮助过刘冰的人,她更是念念不忘,总想找个机会回报人家。无论是至亲的亲人,还是外人。
刘冰有个哥哥叫刘统强,今年32岁。原先,邻居给他介绍过很多女朋友,可是一听说至父母百年后,要照顾身有残疾的弟弟,没有人愿和他交往。直到29岁,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谢媛露,这才实现了父母多年的期盼。善良的谢媛露听说对象家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残疾弟弟,便主动到家里探望。她给刘冰带来许多好吃的、穿的东西,还给刘冰捎来了文学书籍。看到未来的嫂子对刘冰这样好,马周华打心眼里喜欢她。每次来时都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临走时,还要把家里的“绿色食品”——红薯、花生、玉米面带给她,并时常叮嘱儿子刘统强,一定要好好对待人家,多给人家卖点新衣服。
刘冰父亲的一些同事、领导以及一些媒体记者知道刘冰的事迹后,也纷纷前来看望刘冰,每一次来他们都会得到马周华的热情接待,临走时马周华都要让人家捎上准备好的“绿色食品”。大家不带,马周华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地里产的,不花钱,又保健。”没有人能拧得过她的热情,更心生敬佩马周华为刘冰所付出的一切。甚至人们来看刘冰带的东西,她也要送人。说:“家里人没有人喜欢吃这个。”
淄博电视台一名女记者知道刘冰的事迹赶来了,临走时,马周华又让她捎上自家的“绿色食品”。女记者感动得直掉泪,对马周华说:“大姨,看了刘冰,感受您的热情,我很感动,我不仅被刘冰的事迹感动,更加感动他有你这样的好母亲。因为有你,刘冰这一生是幸福的。”
马周华,以自己圣洁的母爱,用执着的信念为刘冰铺就了人生成长之路,更把无私的爱反馈给他人,她献出的是只有人间最善良的母亲才有的一颗滚烫的心。(付金昌)
姓名:付金昌  
地址:山东淄矿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邮政编码:255120   电话:(0533)5850080  手机:13409074698
通讯地址: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淄矿路133号
P13004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