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江汉油田 熊辉
你知道自家姓氏的来历吗?你知道家训、家规是什么吗?你知道祖辈的身份地位和当时的辉煌吗?
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那么家谱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它可以帮我们找回那些遗失的记忆。家谱,他给了我们每个人有所归依的位置。无论你是长是幼,是贫是富,甚至到了现代也已不论男女,你的名字都会被铭记其上。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翻开这本家谱,就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而后代也可以面对先人的名字,想象他们的往事。透过家谱,我们仿佛能看到岁月变幻,倍感世事沧桑与生命传奇,也能从中看到自己遥远的过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近年来,父亲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多,还记得,前两年父亲回来时,神秘地把我叫进屋子,从衣柜的夹层里取出一个红包袱,他郑重的将红包袱放在床上小心翼翼地解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有着“黄冈朱氏宗谱”黄底红字的精装册子。虽然很早我就知道我原该姓朱,可不知为何又姓熊的,于是我好奇的拿着翻看,家谱包装的虽然很有现代气息,可是字仍是繁体字,开页亦是从左往右翻看的。
家谱的第一页印有“文公墨迹、遗迹”,对其备注文公乃朱熹在尤溪的“四个之本”手迹,“四个之本”分别是“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接下来是续修宗谱序,从中我了解到我家祖上是光绪年间自江西同迁18人来鄂,分别居蕲、麻、孝、汉,在六届修谱时这四处的后代终齐聚一堂共同修订朱氏宗谱。因为知道父亲那一辈是“逢”字辈,从族谱派言中,我找到“逢时明大道”这句话,推算出我该是“时”字辈,脑中暗忖着我若按辈分起名字该是什么呢?查找目录翻到92页,里面清楚的记载着父亲的名字,出生年月,他的父亲是谁,他的后代也就是我啦,也清楚的记载着,原来我在族谱中我的名字叫“朱时辉”,我的出生年月日时地址,甚至详细到记录了我的后代。
我的思绪很复杂,说不明道不清。看着父亲我在想,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在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