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86|回复: 3

采油工孙爱军:创新成果+导师带徒=自我价值

发表于 2010-5-4 17:50: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秉
他叫孙爱军,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采油六队采油工岗位一干就是25年。他先后研制出“单旋式防盗盘根盒”“电机免拆卸旋转滑轨”等技术创新成果30多项,累计为国家减少原油损失800多吨,为企业创效200多万元。其中,8项成果获国家专利,16项成果获局、厂级奖励。他还根据自己的创新成果“多功能单流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石油机械》杂志上发表。多年来,他荣获中石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局“十大杰出青年”“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说技术创新,就得先从偷盗这个话题说起。”孙爱军并不善言谈,但他吐字清晰。“有一年,不法分子卸盘根盒压帽偷盗原油,犯罪活动极其猖獗,既造成了原油损失,又污染了井场,还给采油工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当时他看到井场污油横流的“凄惨”场景,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后来,他下定决心用技术来解决这个防盗问题。他的想法也得到了队领导的支持。他整天带着有关技术资料,“泡”在井场上,认真研究盘根盒结构原理,图纸画了几十张。有一次,一天三顿饭,就啃了两包快餐面。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设计、改进,“单旋式防盗盘根盒” 终于装到了井上,黔驴技穷的不法分子没招了,盘根盒再也没有被卸掉过。该成果在30多口井推广应用,收效十分明显。它先后获得了局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厂科技进步奖,这也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国家专利。从那时起,孙爱军技术攻关一发而不可收势。只要能解决掉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只要能快上产多出油,他首先想到的是他如何用技术攻关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传帮带”导师带徒中,他还“桃李满天下”,他把自己十分宝贵的工作经验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位年轻人,只要他们肯学肯钻,有吃苦精神,他就毫无保留地教,毫无条件地帮。他先后辅导和带出了孙小海、李强、曾照双等15名徒弟,在该油田采油一厂历届青工技术比武中,凡进入前三名的,必定有两名出自于他的“手下”。如今,这一群徒弟有的当上了生产骨干,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考上了技师,当上了局厂“劳动模范”,“巾帼建功标兵”,还有8名徒弟获得技术能手称号,6名徒弟考取得了采油工技师资格证书。
如今,孙爱军面对这些骄人的成绩,他说:“如果没有油田给我搭建这个技术比武平台,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我就不可能有今天!”他还说,他唯有立足岗位,埋头苦干,感恩油田。只有这样做,他的心里才会感到踏实。

邮编:474780

地址:河南省桐柏县埠江镇采油一厂江河油矿政工组

    电话(办):0377—638490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7:51:27 | 查看全部
修改稿,请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9:46:25 | 查看全部
谢谢志民丨阳光老师执行加亮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22:55:08 | 查看全部
[s:651][s:651][s:651][s:651][s:651][s:651][s: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