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兴澄特钢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育才聚才
■何冬梅
         在兴澄人人都能成长、成才。这是中特集团兴澄特钢公司员工的共识。近年来,该企业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依靠科学的技能导向机制,激发职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实现了员工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快速发展相得益彰的目标。
搭平台 压担子 自主培养领军人才
         兴澄特钢特别注重给员工提供事业成长的舞台,在生产一线压担子培养领军人才。该公司与上海大学签订人才培训长期战略协议,委托培养了一批大学生,如今有不少走上公司管理岗位。此外,还有许多大专院校毕业的钢铁冶金、压力加工、材料工程等专业大学生,经过在兴澄数年的摸爬滚打,均得到飞速成长。这两年,他们有的从技术岗位走上管理岗位,有的从技工成为了高级蓝领,成为专家、首席专家。
         上海大学毕业的许晓红,这位兴澄首席炼钢专家,在几任总经理的大力支持下,带领研发团队反复在实验室进行热模拟实验,利用循环反测、工艺预推等方法,首创当时世界上“最粗”的特钢产品——600毫米合金钢连铸圆坯。时隔一年,这项记录再次被许晓红的团队刷新——直径700毫米、800毫米、900毫米、1000毫米的合金钢连铸圆坯相继研发并投放市场,令世界各国专家、行家刮目。中特集团董事长俞亚鹏坦言:“人才,给兴澄特钢注入了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兴澄的舞台更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
         在应对钢铁行业严峻市场的日子里,兴澄特钢立足于培养在“微笑曲线”两端(营销和研发方面)的领军人才。研究院的汽车用钢首席专家曹红福和他的团队,深入用户,贴近市场,详细了解用户在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需求,很快在汽车用钢的研发中脱颖而出。如今兴澄特种钢材产品有五成用于汽车行业,尤其是用于汽车齿轮钢、非调质钢、弹簧钢等高档汽车用钢销售红火,每年销售量上百万吨。
         销售一线的胡澄江经理以熟悉用户产线和工艺、服务用户后道加工过程而闻名厂内外。2016年兴澄开展“产销研”一体化作战,快速反应市场生产的稳定杆用钢一次性通过奔驰戴姆勒公司的论证,是全国唯一的一家。
如今一批特殊钢冶炼、轧制、研发、销售方面的专家从兴澄生产经营的舞台上,慢慢成长、成才,逐步走向成熟,兴澄自主培养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各专业人才达到427名,分别走上技术、管理、研发、营销条线的重要岗位,真正做到了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建通道 再深造 引进人才潜能无限
        兴澄特钢在做专做精特钢事业的过程中,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更引进先进的管理,为员工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和机制。特别是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享受其他员工一样的培训、再深造、锻炼和成长机会。
        该厂完善了包括引进人才在内的成长三通道:一是科研技术人员成长通道,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逐步提升,直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是专业管理人员成长通道,从办事员、科员、中层干部直至公司高级管理层。三是技术工人成长通道,从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到高级技工,然后评聘技师,直至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可享受公司高层领导一样待遇。这种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让一批引进人才持续深造,让他们有事业的平台、有提升的机会、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轴承钢专家耿克就是厂里10年前引进的专家,兴澄给了他国内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带团队创新实践,从而使兴澄的轴承钢一步一个台阶提升质量和档次。从起初的拖拉机用轴承用钢,通过工艺创新超越,提升至商用汽车,再到高级小轿车用轴承钢,及至现在的航空航天用轴承钢,其中的纯净度控制水平飞速提高,平均氧含量从世界平均水平的8PPM,提升至现在的平均4PPM(氧含量越低,纯净度越高),令国外专家对中国轴承钢刮目相看,引起全球关注,兴澄炼钢专家还由此成为登上国际舞台、发表《轴承钢纯净度生产与工艺》学术演讲的中国第一人。
        像办学校一样办工厂,让员工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是兴澄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鼓励员工去参加各种资质的培训和取证,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引进人才在这里继续茁壮成长,抽枝散叶,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其中一支有80多位来自国内外钢企的引进人才在兴澄找到了平台和事业的舞台,专业技能得到飞速提高,个人得到很好成长发展。以引进人才为骨干的一批钢铁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工艺的专家群体和多层次人才团队,为兴澄的自主创新、持续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眼光远 技术新 国际化人才托起国际化战略
        培养和引进冶金、材料类专家,逐步培育他们的国际视野,同时特别注重培育国际高端营销人才,以满足国际化发展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该厂坚持培育国际化的文化、理念和视野,在全球雇佣人员或引进柔型人才,组成海外工作团队。国贸公司的北美分公司、欧洲代表处、韩国代表外籍员工均占半数以上,其中不乏在美国、巴西、印度、土耳其、德国、日本等国际大公司担任过高管或中层职务的技术商务复合型人才。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使该厂具备了系统分析全球各地特钢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变化,掌握全球特钢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能够为用户提供一条龙特钢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
        注重用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衡量经营和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为使兴澄特钢能够不断地完善并融入国际市场的经营和技术开发体系,注重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解和吸收,特别是高度重视以国际先进标准为指引,把国际高端市场的需求和高端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导入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指导生产作业,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水平。
        如今,兴澄特钢培养了近百位员工走向班组长、作业长、分厂领导等岗位;有80多位引进人才在兴澄特钢锻炼成长,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批国际化视野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成为兴澄国际化战略的有力支撑,为兴澄特钢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了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