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回复: 0

细数身边的高科技除臭氧“神器” 远离臭氧污染

发表于 2017-7-26 08:37: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除了机动车限行,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来控制臭氧?面对日益肆虐的臭氧污染,我市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还有什么比较有效的办法呢?”面对市民的疑问,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了解到,我市正在采取新的技术手段对臭氧进行控制,其中用来对付臭氧的路灯以及光催化薄膜设备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正在试用阶段,随即将会进行推广使用。
  对臭氧的控制一直在进行
  相对于PM2.5,臭氧看不见、摸不着,也闻不到,甚至很难察觉其对身体的危害,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忽略臭氧的污染。而事实上,臭氧在近地面1.5米处最为肆虐,这也意味着其对儿童伤害最大,对呼吸道、眼睛都有伤害,对过敏人群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西安从今年5月1日出现今年第一天臭氧污染超标后,到7月23日共出现41天因臭氧污染造成的空气质量超标。而2014年全年因臭氧污染造成8天空气质量超标,2015年臭氧超标21天,2016年37天。由此可见,臭氧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
  众所周知,臭氧污染主要为二次生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是公认的前体物,控制臭氧必须协同控制这两类污染物的排放。为了控制臭氧污染,近年来,我市已对工业企业排放加大了控制力度,在VOCs减排方面:对100余家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全市所有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进行了油气回收改造,汽车维修企业及4S店正在开展喷涂废气集中整治等;在氮氧化物减排方面:所有燃煤锅炉及火电企业均建设了脱硝治理设施,天然气锅炉启动低氮改造试点工作等。而采取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就是要从机动车污染排放方面,进一步消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空气净化路灯单位面积消减臭氧20%-30%
  除了已经开展的工作,科研部门也在致力于从技术层面遏制臭氧污染。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介绍说,目前臭氧道路净化装置已经研制成功,并在浐灞进行试点。
  记者看到,道路净化装置看上去与普通路灯没什么区别,而实际上它是一台24小时消减臭氧和PM2.5的“神器”。曹军骥介绍说,污染气体经粗滤、精细过滤双层除尘模块高效除去PM2.5等颗粒物,之后经过光催化氧化集成模块进一步降解VOCs、臭氧等光化学烟雾,最终干净空气从风机顶部排出。“从实验室运行数据来看,该装置对臭氧消减率达80%,对PM2.5消减率达90%。”这是在密闭的实验室中的数据,如果在室外污染物不断生成的区域效果如何?“从对浐灞正在试点的8个路灯来看,每个装置对10米以下、300平方米以内臭氧的消减率达20%-30%。”
  “未来,这些小型可移动光热集成净化设备可用于城市中心、道路周边、工业区内以及居民区,其对臭氧、PM2.5等有害气体将起到有效遏制。”曹军骥说道。
  纳米薄膜专门消解氮氧化物
  “除了路灯,光催化薄膜低温(常温)负载技术也已进入试点阶段。与路灯相比,这种薄膜更容易普及。”曹军骥介绍说,这种薄膜可通过喷涂的方式附着在大楼外墙、玻璃、路面、建筑材料等,对臭氧起到消解作用。
  “这是一种纳米材料,催化剂在光照下产生活性自由基,其氧化能力极强,可以把VOCs、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氧化掉,分解成硝酸盐、二氧化碳和水,排放在大气中,这些分解物对大气无害。”这层薄膜会被雨水冲刷掉吗?曹军骥解释说,其有很强的亲水性能,水滴在薄膜表面会快速铺展形成水膜,经风力和雨水冲刷去除污染物达到自清洁的效果。“如果这种薄膜附着在马路上,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将在膜表面得到释放。由于其制备简单、安全可靠,可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推广使用。”曹军骥说。(记者 马昭)(西安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