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回复: 0

人民网评:南京的“滴滴报警”如何能更靠谱

发表于 2017-7-26 09:39: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微信上一键报警,民警“抢单”接警?近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上线的“滴滴报警”功能,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24日,当地回应称,接警方式上拟将“巡逻就近接警”与“指挥调度派警”结合起来,同时设置警情提醒,民警在日常工作中不需要频繁查看手机终端。

提高服务质量,互联网是不得不过的一道关。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当我们已经习惯“指尖生活”的时候,办个证件、开个证明,却依然需要“现场办公”,繁琐的程序,耽误时间不说,也影响效率。报了警,还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更会让本已焦虑的内心,徒增烦恼。而从民警的角度来说,群众的报警,或多或少会存在位置描述不准确、警情说明不到位的情况,来回沟通,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延误和误解。在这个意义上,主动拥抱“互联网+”,变主动派警为主动接警,并以“用户打分”的形式倒逼警务服务质量的提高,无疑是创新之举。

更加重要的是,很多报警涉及的,往往是需要“与时间赛跑”的问题。比如,出租车纠纷、邻里纠纷、物品失窃等。警方介入越早,群众的损失概率也就会越小。手机地图精准定位,警员精准出警,无疑是减少了各种中间环节,为处理紧急情况提供了“立体通道”,赢得了更加宝贵的时间。可以说,无论是从服务质量的跃升,还是服务效率的提高来看,“滴滴报警”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形式,值得继续探索。

当然,一些网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既然是“滴滴抢单”,会不会出现“无警抢单”的情况?假如没有民警接单,再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难道不是反而效率更低?涉及到跨区域的问题,辖区民警该如何处理,延伸的边界在哪里?看似“脑洞大开”,实际却是“滴滴报警”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就在前些时间,一个网络微视频《民警李建国》“火”了起来。富有创意的形式,寓教于乐的表演,让人轻松就能“记住里面的防范知识点”,网友更是直呼“很接地气”。与高高在上相比,“接地气”的服务,恐怕是群众更乐意看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滴滴报警”也是在拉近民警与群众的距离。这样的探索,肯定会不断遇到新问题,但只要朝着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方向前行,终究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