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共青团六盘水市委 刘安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近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陆续播出,随着第一集《时代之问》的率先登场,身为中国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自豪与光荣。新时代,承载着梦想,全国各族人民亦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再起航,长征永远在路上,前路漫漫,只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时代赋予的重任让我们重新出发,肩上承载的使命让我们从心出发。弹指一挥,我们也曾经历改革转型的阵痛,时至今日,当我们回望过去的时候,也明白了只有大踏步迈过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才能迎来发展的最好机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中华民族的厉兵秣马,等待的都是再一次砥砺前行,绽放光芒。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耐性。《论语·卫灵公》有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柴刀很钝,便会影响砍柴的效率,在砍柴前虽然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磨刀,而不急于砍柴,则会大大提高砍柴的效率。改革发展、创新创业不外如此,改革便是摒旧出新,也只有经历蜕变的改革才能谓之成功。民族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谋实事方能成实业。改革进行到底,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底气,要磨砺耐性,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切不可急于求成,心烦气躁,更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共产党人承载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更要以最充分的准备为今后的长路漫漫埋下伏笔,今天的蛰伏,必然换来明日的化茧成蝶。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君当胸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没有一次经历阵痛的改革,便没有辉煌灿烂的未来。改革的实质不是为了让社会适应我们,而是需要我们更好地适应改革之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只有下得狠心,拥有对新制度的绝对自信,方能成就改革之功。正如片中所说,今天的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数不清的改变,亿万中华儿女的力量汇聚,延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璀璨的特殊单元,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我们深恶痛绝思想停滞不前之人,我们更害怕改革步伐落后于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砥砺前行在改革发展、创新驱动的这条新长征路上,起跑便是冲刺,要改得稳当,规避风险,更要走在前面,改出自信。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有“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恒心。“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改革伴随着争议,改革更需要恒心。改革的新长征路上,必然也会经历崎岖与坎坷,正如当年红军长征一样,过草地,翻雪山。改革路上,将会有更多的草地雪山等着我们翻越。新的时期,中华儿女必然要在改革的路上砥砺前行,“四个自信”已经为我们阐明,恒心向党,恒心向改革,拥抱我们的必将是美好未来。当我们已然拥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之时,最终的胜利只需要我们守住“恒心”这条底线,斗志昂扬的坚持不懈,兼济天下的坚定不移,事业必将接续昨日的辉煌,明日的曙光也将逐渐显现。以坚持为本,以恒心为质,过尽千帆之后,自是一幅斜晖脉脉水悠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亦肩负一代人的使命。当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候,改革亦如此,唯有以耐心、自信和恒心涵养蓄能,强基固本,才可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的打击。改革之后的中国,必将焕然一新。经济体制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政治体制改革深化依法治国新路径;文化体制改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体制改革塑造社会和谐新局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人民一个绿水青山;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制度改革,必将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新高度……改革,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有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