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9|回复: 2

大张高铁:用标准化严守安全之门

发表于 2017-7-29 12:08: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标准化严守安全之门
——中铁二十二局大张高铁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见闻
  “进度:560天。目标:1461天。”7月13日一早,中铁二十二局大张高铁项目部安质部部长姚健就将安全生产提示牌进行了更新。与此同时,安全隐患调度室主任张洲洲像往常一样点开了安全隐患治理平台QQ群。在跨京新高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现场,劳务安全员魏世龙与当班的98名工友们一道进行着班前安全宣讲……
  这里是贯通京、津、冀、晋、陕的客运咽喉工程,也是2022年冬奥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张高铁的建设现场,建设者用标准化手段严守着安全生产的大门,一场没有硝烟的安全生产保卫战正悄然打响。
  细节入手,处处排隐患
  汽车行驶在施工便道上,全程如履平地,没有一丝颠簸。往来运输车辆会车时,稍微减速、无需避让就能顺利通过。
  在记者惊奇之余,项目副经理郭权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他们修筑的便道可不一般。
  该集团承建的大张高铁河北段标段线路全长15多公里,修建施工便道就达到了25.6公里,项目部坚持“一切工程都按照重点工程看待”,严格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标准,所有便道全部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并有专人负责洒水、养护,车辆行驶其上如同柏油路般平整,此外,施工便道的宽度比以往多了整整一米。
  “可别小看这一米。”郭权说,“如今,每天都有300辆渣土车行进便道,高峰时期,平均每两分钟就要发一趟车。高标准的施工便道,既确保了安全,也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便道的两侧,每隔20米设置的小桩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多亏了这些反光桩,有一次晚上值班,工地起了雾,没有它们开车时根本找不到便道跟排水沟的边界,也不知道在哪里拐弯。”一次及时避免的意外让司机王宇深有感触。
  自去年1月7日进场以来,他们始终坚持施工标准化常态化,隧道进口处设置太阳能照明灯,隧道内墙壁上设有轮廓标,方便了在黑暗光线下车辆的进出;隧道墙壁两侧设置了安全警示灯箱,让工人在上下班途中能够看到动画版的安全要求及施工工序。
  “细”也体现在了各个重点施工的风险点上。他们总结以前隔离防护的优点与弊端,在大张高铁跨京新高速特大桥首次采用了高1.2米的3道密布网,配备防护栅栏,实现了自上而下“立体式”防护,有效避免了临近国道的坠落风险。
  科技助力,时时防风险
  该集团承建的大张高铁标段内桥隧比占线路总长度92.1%,全长5.7公里的大梁山隧道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他们按照隧道施工标准化的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进出实行信息化管理。施工人员随身携带一个形同车钥匙般的智能定位芯片,一进入隧道,隧道外的电子大屏幕就会自动显示该员工的姓名、工种、进洞时间等信息。
  在值班室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施工人员位置动态图,让班组的施工进展轨迹一目了然。该工区总工黄鹏波说,“隧道内每隔20米安装一个位置感应器,这是我们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千里眼、顺风耳。”
  大梁山隧道穿越5条地质断裂带,软弱围岩占该隧道总长的74.2%,尤其隧道进口段,围岩破碎,多为湿陷性黄土,极易发生突泥、涌水现象,安全风险极高。
  “工装保工艺,工艺保质量,质量保安全”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6年11月,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提出推广隧道成套技术工装。一个月后,项目部就引进了自行式液压栈桥、自行式仰拱台车、喷淋养护台车等一系列隧道成套技术工装。楚明克说,“国内最先进的隧道施工装备,我们这里几乎都有!”
  为了配合这些先进的工装、工艺,项目部制定了爆破施工应急预案、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等14项安全方案。
  全员参与,人人为安全
  “安全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全员战,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儿,需要全员的参与。”项目经理兼党工委书记邬梦宇说,“这更是一条无形胜有形的标准。”
  在建设之初,项目部就成立了安全隐患平台调度室,通过即时上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项目部集思广益,定期召开安全专题研讨会,征集合理化建议,鼓励大家针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出实招、出妙招。如今,由员工们提出的增设的安装反光条、防撞栏、硬隔离等40多条“金点子”件件有落实。
  他们在与劳务队伍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的同时,做到了每一支劳务队中都设立了劳务安全员,成为了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提升了劳务队伍的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建设了“安全体验馆”,设有触电体验、安全帽撞击体验等功能体验区涵盖了铁路施工现场经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他们先后组织安全质量培训内部培训29次,委外培训5次,参训人员全覆盖,目前已经达1079人次。
  “最重要的是,每名员工都是安全活动的主角。”邬梦宇说,“希望这样的活动,让班组‘活’起来、‘动’起来,让每名班组成员‘乐’于安全,人人想安全,人人为安全。”(陈聪 孟凡瑞 崔应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30 11:47:2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30 11:47:48 | 查看全部
祝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