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5|回复: 2

[谈天说地] 防范意识较弱 不法药贩子“温柔攻陷”老年人

发表于 2017-8-4 12:21: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防范意识较弱 不法药贩子“温柔攻陷”老年人
http://www.workercn.cn2017-08-04 07:21:12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更多
  “苗医鲜药·苗仙咳喘方”、“唐通50·清除糖毒”、“名医养生堂·天山雪莲”……日前,刘洪斌冒充多个专家身份卖“神药”和保健品被揭穿,其“虚假医疗广告”事件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
  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温情陷阱”,冲动购买高价产品;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观看电视养生节目,相信“养生名家”推销的“神药”,被骗去钱财。
  医药销售代表打温情牌,温柔攻陷老年人。“叔叔阿姨,我们公司请了著名的专家举办名医讲座,邀请你们参加,还有礼品、赠品可以拿,你们一定来啊!”面对这些医药产品销售代表的温暖笑脸,一些老年人往往不自觉地跳进了温柔的陷阱。
  记者从湖南省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株洲市80多岁的王大爷和老伴被保健品销售员忽悠去听“名医”讲座,听信他们卖的“天元胶囊”、“四怀糖脂安胶囊”能治高血压、冠心病,买回来近5万元的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成本仅4600多元。
  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青睐参加“名医讲座”、“老年人保健座谈会”,由于贪便宜、内心寂寞等原因,难以抵挡推销者的温柔攻势,往往是领了几十元的礼品,心甘情愿掏出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高价的“神药”、“特效药”,最终快吃完这些产品后发现根本没有疗效,才知道上当受骗,而此时这些医药产品、保健品推销人员早就消失无踪。
  据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江凤林副教授介绍,他曾接诊一位老年患者薛大爷,患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多年,一直在医院老年心血管专科门诊随诊。突然有一天深夜,家属急匆匆打来求救电话,说老人快不行了,经医生急诊抢救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老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是出现了偏瘫。听家属说,前些日子老人遇上了一名药品推销员,不仅殷勤地叫薛大爷“干爹”,还时不时送一些小礼品给他,最后薛大爷给这位“干儿子”丰厚的回报,一次性购买了3万元的“特效药”。薛大爷忙着吃这些据说能“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把医生给他处方的降压药、降糖药及护心药统统晾在一旁,终于导致脑溢血而致残,懊悔不已。
  养生节目推销药品成风。越来越多老年人观看养生类节目,购买“大师”“名医”“中医传人”推销的“特效药”,而这些产品往往涉嫌虚假宣传。
  在长沙工作的白领吴丹告诉记者:“我爸爸自己迷上了养生节目,还推荐邻居一起看,在老人眼里,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权威性,他们一边看还一边做笔记。他们特别相信电视台播放的养生节目,有时候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广告,哪些是节目,他把节目里所谓大师的话当圣旨,还买过某公共频道养生节目中推荐的2680元的石斛,说是神药,产品寄到后,我看了标签,根本不是药品,其实是保健品,也不知道什么渠道来的,我还不能说这东西不行,否则老人不搭理我,还说我不孝顺!”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光建说,一些保健品经销商、推销员为了推销产品,称其为包治百病的神药,老年人以为买的是药,其实是披上“药衣”的保健品,而保健品的疗效如何,监管部门难以认定,这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伪专家打着 “中医世家唯一传人”、“高级干部的健康顾问”等称号,将普通保健品吹嘘为能治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风湿骨痛等痼疾的特效药,给所谓的神药贴上“高科技产品”、“获得国家专利”等标签,声称能够药到病除,“根治高血压、糖尿病”。
  “目前,没有一种药能根治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是不可逆的。老年人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保健品不能用来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老年人应学会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江凤林说。
  医药广告涉嫌夸大宣传成风。“桂龙药膏含有神秘植物活性因子,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风湿骨病,许多卧床多年的风湿病患者服用桂龙药膏后取得了疗效……我爸看了电视台播出的广告,买了十几瓶桂龙药膏,一瓶240元,后来才发现这个药的广告涉嫌夸大宣传。”在长沙工作的胡霞告诉记者。
  记者从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食药监部门公布了桂龙药膏等23个违法广告品种,这些产品夸大产品的适应证、功能主治、适用范围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给消费者安全带来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45:30 | 查看全部
杨老师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8:34: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