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常德石油分公司 周锐
七月初鼓浪屿申遗成功,又让这个厦门岛西南隅面积仅1.8839平方公里的小岛火了一把。初识鼓浪屿源于几年前同事寄给我的一封明信片,故意做旧的纸张印着一杯咖啡,在显眼之处用懒散的字体写着一个大大的“慢”字,于是瞬间穿越到美好旧时光。因为这封明信片,我有意翻阅了一些旅游杂志,搜集着鼓浪屿的信息,“小资”“文艺”“慵懒”“西化”“钢琴”……这些都是她的标签。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我真正实地闲逛时,才领略了她独特的身姿。
去年的夏天,我利用一个周末从上海搭高铁去厦门,第一站就是鼓浪屿。当中午从高铁站直奔市区的东渡国际邮轮码头,看到过街天桥上都人山人海时,我知道今天可能登不了岛了。在焦急、燥热与失望混合着的情绪中,耳边飘来了清风般的一句话“要上岛吗?”,黄牛来了!这位“救星”把与我相似的人们聚集起来,待收完钱,便用大巴左拐右拐往远处开去,大约三刻钟之后到了另外一个码头,事后我查地图才知道原来这个叫嵩屿码头的地方是在厦门的郊区,一般游客不从这儿登岛。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嵩屿码头人没那么多,在我能够接受的排队范围之内,等了半小时顺利搭上了开往鼓浪屿的渡轮。
下船登上鼓浪屿的那一刻,也许是因为这一路的折腾,也许是因为天气太热,我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撑着阳伞往前走吧,所见也没那么独特,不过是被阻隔的海水和修葺整齐的街道房屋,对于我这种去过很多地方、见过类似情状的人来说也就那样。当被毒辣的太阳和无甚新鲜的景物弄得昏昏沉沉时,卖花生汤的小店救了我。那冰镇清甜的花生汤进入我灼热干渴的口中,无异于一针强劲的兴奋剂,瞬间使我来了精神。在吹着冷气的小店内稍稍整顿,我继续走路,但心境上焕然一新,是“逛”不是“赶”,我要真真正正享受鼓浪屿的慢时光。
以花生汤小店为界,地理上也进入了鼓浪屿的核心区域,那些关于她的标签才慢慢展开,有了可以填充的内容。此处我不需要打伞,因为路边那些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树会为你撑起许多把天然的绿色之伞;此处你不需要塞着耳机听音乐,因为顺着岛上坡面而建的古老洋房中会不时响起钢琴风琴声,当然鸟儿也会一唱一和,还有海浪波涛声伴奏,这样完美的和声岂能错过?弯弯曲曲、时宽时窄的小路,因为我选择走这条、而不是那条,于是遇到了不同的风景。但不用担心,可能由于下次的随意选择,我又回到了老地方,可以继续完成未尽的观赏。总之,在鼓浪屿我不用担心迷路,岛就这么大,会有出口等着;甚至渴望着迷路,因为不迷路哪能看见不同?每次选择,都能产生数学上排列组合般无穷无尽之美。这就是鼓浪屿,总能让我体会着每处的独特,她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处花草、每一条小路,如树上叶片看似相同,其实没有一片叶子的纹路是相同的。
日光岩、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三一堂、古避暑洞,这些具体的景点我都没有进去,只是顺路看到便算游过,但我却用自己的方式实在在感受了鼓浪屿。日本大文豪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大书特书的“阴翳之美”,我在鼓浪屿见到了。但她的阴翳因为有了围绕着小岛的大海,而显得生机勃勃。这正是这座袖珍小岛的独特之处,人文历史加自然风光为她创造了独特的气质,但别忘了,与她邂逅的人儿不要太急匆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