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一场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要在北京举行。金淑梅做了个大胆决定,她要带着她的“淘气包”学生们赴京参演。对于小金湾、独山子民族学校的大多数孩子来说,书本上的一切都与他们很遥远。因为,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玉门市花海镇——一个离他们10公里远的地方。
到了北京,公交车、电梯、高楼大厦、公园、自助餐……这些原本沉眠在书本上的名词,第一次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和视觉,一下变得生动、丰富起来。比赛当晚,孩子们质朴真诚的表演,打动了现场所有的观众和评委,一举夺得“特别荣誉奖”。
实践中,金淑梅探索形成了可复制的乡村学校舞蹈教学模式:深入挖掘各民族艺术元素,自编教材,编排出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20多种舞蹈组合,把舞蹈零基础的文化课教师培养成志愿者,让老师教跳得好的学生,再让跳得好的学生教其他学生,就这样以点带面,把艺术的种子撒向整个校园。
4年时间,在甘肃西部千余公里的狭长地理版图上,金淑梅是第一个让农村学校的学生一个都不少地学习跳舞的人,也是第一个让千余名学生同时跳一支完整舞蹈的人,更是第一个让校园舞蹈成为学生每天大课间的必须内容的人。她为农村舞蹈教学义务培训200余名志愿者,惠及80所学校的3万多名学生,这个数字的背后必然凝聚了不为人知的汗水和艰辛。
“扶贫先要扶智,舞蹈激发了孩子们心中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奋进、追求精彩人生的勇气,这也是一种贡献。”金淑梅说。(素材来源:甘肃省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