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踏上煤矿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归宿,将青春付与矿山,人生才能发出璀璨的光华。
――――题记
青春在这里闪光
在大地深处三百多米的地方,漆黑、阴冷、潮湿的巷道里,机器轰鸣,灯光闪闪。在灯光闪闪中走出来一位身材魁梧,满脸煤尘的中年汉子,他就是张树平,邢台矿掘进预备队的一名班长。
今年43岁的张树平,从事掘进工作已有24年,他为人乐观实在,谈吐幽默,举止大方,技术全面。掘进预备队成立不久,范队长便发现了这个老工人非常有潜力,让他担任班长。这官儿虽小,担子却很重。单位刚刚成立,新工人大多来自沙河农村,井下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差。为了能够让新工人尽快的适应工作,他本着诚恳带人,踏实工作的思想,一开始便树立“不求快、只求好”的工作态度,用心去交流、去工作。在他的感染下,他所在的班组就养成了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拼敢干的性格。有了这种性格班组才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百米井下阴暗的艰苦环境磨练出他坚忍不拔,咬牙坚持到底的品格,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他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作风。2009年四月份,掘进预备队在22317运输巷掘进过程中,为了响应单位领导“抓机遇、创水平、创精品”的口号,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他在井下现场一方面指挥职工注意施工质量,排查隐患,解决困难;一方面跑到后路督促物料运输,使之尽快运达到工作面;在井上,根据顶板变化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并安排下一班工作的进展。常常早上四点起床,下午六点才能回家休息。在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合力、奋力拼搏下,最终战胜运输线路长,顶板淋水的不利因素,全队四月份共完成进尺574.8米,创出了邢台矿建矿40年以来架棚支护进尺的最高水平,而他所带出的班组也以月进尺182米的成绩名列班组之首。汗花结硕果,煤海传佳音。大班长笑了,全队职工都笑了。
张树平还是一名优秀的掘进机司机。他深知一只快速掘进的队伍,必须要拥有一批技术高超的“机手”。而“机手”的培养单靠理论学习取得证件还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结合实践,重视实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机手”。为此他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的徒弟们,使他们的技术经验在这里得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副热心肠拉近了干部职工之间的距离。在生活中张树平结合工会,急职工之所急,难职工之所难,处处为职工着想,谁家有红白喜事,谁家生活上有困难,他总是有求必应,无论多忙他都欣然赴之。因为他在家排行老五,工友们都亲切称他为“五哥”。
20多年来,在井下艰苦的环境中,他坚持出满勤,不旷工,头痛脑热坚持上班,家中大小事情交给妻子,以忘我的精神,投身于煤炭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为此他从2003年到2010年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班组长。面对荣誉他不骄不躁依然保持着一个普通矿工的本色,2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将青春付与矿山,人生才能发出璀璨的光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