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回复: 4

写你熟悉的(大地漫笔)

发表于 2017-8-7 16:11: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写你熟悉的(大地漫笔)
马 涌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7日   24 版)

  未入编辑这一行之前,我曾经对所谓“采风”颇不以为然,认为无非是巧立名目的游山玩水。大抵是“采风”这种潇洒写意的字眼,让我有了些轻飘飘的误解。直至后来见识多了,才发觉那些你亲自到了、亲眼见了、亲身感受了的东西,落到笔头上,还真是不一样,远非靠纸面材料“闭门造车”可比。这种增加创作者“亲身经历”的活动,果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细究起来,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也几乎都有一些作者自传的影子;那些令人读之惊心的虚构,往往都在作者的生平中有所对应。所以说大多数创作者写来写去,最终还是绕不出自己最熟悉的亲身经历。经历的越多、熟悉的越多,笔下的世界就越丰富、越开阔。纯粹闭门造车的书斋型作者,成为大师的不是没有,但终究只是少数;而那些盲目追随,敢于只凭“脑补”写东西的,则难免露出破绽。
  比如说前阵子电视上有几部热播剧,为了烘托剧中人物大富之家的财力惊人,“大胆”加入了许多豪奢生活的细节描写,却被真正大富之家的网友“打脸”曰:并不是这么回事。自己没经历过、不熟悉的事情,也懒得去找内行人士请教一下、补补“功课”,只靠想象强行“创作”,结果往往是一场尴尬。
  平时看的稿子里,喜欢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的作者也不少,譬如写历史题材,史料里没有的言行,靠想象来补充,结果让几个农民开口说出一套知识分子的说辞;或者写身边故事,写着写着笔下人物的性格忽然别扭起来,较真一问,才说故事的后半段其实是自己编的……问:为何如此?答:觉得这样写更精彩一些。然而一切精彩都要先“立得住”,不熟悉的东西只靠凭空想象,想要立得住,太难了。倘若真要挑战不熟悉的内容,那么一番深入生活、将“不熟悉”变“熟悉”的努力,还是不可或缺的。
  写你熟悉的,写你了解的,写你真实所见所感的,这种创作法或许不够天马行空、不够“酷”,但却扎实、有效。因为它赋予作品的一种宝贵的特质——“真实”,其触动人心的力量,是任何技巧和“脑洞”都难以比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16:12: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16:12:26 | 查看全部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16:13:31 | 查看全部
没有经历,写出来就空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07:17:3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乔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