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0|回复: 0

鏖战桑拿天

发表于 2017-8-7 17:00: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记者 师啸 通讯员 杨占文

        7月29日,地处火焰山山麓的吐哈油田鲁克沁油区,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地表翻涌着滚滚热浪。

  在玉西1-101H井,吐哈井下公司S10766队正在下替浆管柱,偶尔吹过的一丝微风,已经让员工们很感激了。

  玉西1-101H井是部署在玉西1号构造带的一口技术攻关井。按照流程,队员们要将430余根丈量好的油管限速下入井内,分段替出井内全部泥浆,准确落实人工井底位置后,才能进行后续通井、射孔作业,因此当前工作量较大。

  “天气闷热,不到几分钟,大家身上的工服就湿透了。”当班副队长张毅说,地面升腾的热气冲入干燥的鼻孔,刺得火辣辣地疼,不敢用力呼吸,一天能喝掉10多升水。中午时分,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大家开玩笑地说:“感觉给身上撒点孜然,就可以上桌了。”

  依据地质设计要求,玉西1-101H井设计了8级24簇射孔后体积压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和累计产量,实现经济开采和储量效益动用目标。这也是油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效益开发的一个缩影。

  “考虑到现在气温太高,我们适当减少了工作量。”张毅介绍,三伏天干活不容易,为了保证员工身体健康,这个队以一层约百根油管为限,下完就边休息边丈量下批次油管,尽量避开最热时段施工。以前的作业高峰期变成如今不能作业的“高温期”。为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大家抓住早晨和夜间的相对凉爽期,快马加鞭。

  张毅指着管桥上近200根油管说:“今天能全部入井完成替浆、探井底工序,夜间起出后下入通井管柱。这样顺序作业,工作量较大的起下管柱作业都尽可能留在夜间,白天就能正常进行射孔等关键工序作业了,安全和效率有了保障。”张毅布满汗水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天气太热了,大家都歇歇。”说话间,原本在井场忙碌的员工都在张毅的招呼下停了下来,一边扬起脖子大口喝水,一边拿毛巾擦拭汗水。值班房内的桌上,切好的冰镇西瓜成了员工们的最爱。“西瓜、藿香正气水、菊花茶、清凉油……这些防暑降温物品公司早就配发给我们了。”张毅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