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90|回复: 0

九寨沟地震的7个科学问题

发表于 2017-8-10 17:59: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九寨天堂酒店震后情景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此次九寨沟地震是否与汶川地震有关?地震是否可预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和数据分析得出可靠结论。
一,成因:与汶川地震不属相同断裂带
科技日报记者盛利采访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周荣军,后者认为,此次地震为走滑型地震,发震区域构造复杂,地震发生区域主要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带,发生原因是其中的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持续活动的结果,此前汶川、芦山地震都属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带区域。虽然同属一个构造带区域,但此次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处不在龙门山断裂带,而是东昆仑断裂带与虎牙断裂带交汇处。从断裂构造看两者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是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带。但要说地震发生的断层,汶川与九寨沟地震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当然,汶川地震对此次地震有没有触发,则需要未来进一步科学研究。
二,联系:九寨沟和新疆地震动力源相同
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度)发生7.0级地震,10小时候,8月9日7时27分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北纬44.3度、东经82.9度)发生6.6级地震。两者是否属于同一地震带?是否有一定关联?
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后者分析称,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而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则属于天山地震带中带,两地虽属于不同地震带,但都在青藏高原周边,动力源相同,皆为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推挤的结果。印度洋板块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挤压,将青藏高原抬升,在抬升过程中,青藏高原松软的物质发生东移,而四川盆地为刚性物质较坚硬,松软物质受到阻挡,形成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

建筑物表面可见X形裂缝,但主体结构未受影响
三,灾情:总体判断低于同级别地震
截至8月9日13时10分,经初步核查,“8·8”九寨沟地震已致19人死亡,247人受伤。
周荣军说,本次九寨沟地震持续时间约20秒,虽然感觉范围较大, 但从破坏情况看,可能这次破坏的情况不会很强烈。首先,当地的人口密度比较低。其次,震中主要处于高山区,而当地人口主要聚集于河谷地带,地震直接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较小。总体来说,这次地震与同震级的地震相比,伤亡还是比较低的。但当地处于旅游景区,特别是自驾游、个人旅途受灾情况目前还难以统计。未来1天至2天内,应该会有比较准确的伤亡人数报告出来。
四,云表示:“地震云”这锅我不背
8日上午,西安、郑州等地网友纷纷在朋友圈晒出所谓“地震云”。对此,专家表示,网友们“想多了”,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云的异常状态与地壳构造运动相关。



周荣军说,“地震云”说了多年,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包括其它很多与地震有关的指示性指标,对地震预报来说都没有科学依据。目前,地震的临震预报或短期预报仍然是科学难题。但从地震科研工作角度看,结合断裂带、构造带判断,哪些地段容易发生地震,可以有大致的判断,但具体发生时间是无法判断的。地震是一种临界破裂状态,何时到达临界时刻,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目前很难判断。
事实上,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概念的是日本福冈市前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亲历1956年福冈7级地震,并在地震时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因此他将其称为“地震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