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0

长春汽开区:举办技能竞赛 培养汽车工匠

发表于 2017-8-11 07:1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长春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水平、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作为长春汽车产业的核心区,汽开区始终把人才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作为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就业工作的根本导向、服务企业的第一要素,以建设汽车产业人才高地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方法,着力打造适应时代需要、满足产业需求的汽车产业人才队伍。
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共同开展的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就是汽开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工作,选拔、培育汽车高技能人才,大力营造“工匠精神”,建设技能汽开,服务汽开区企业发展需求的重要平台。
三年三届,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累计选树和培养汽车行业领军人才2000余人,推选省市突出贡献专家9人,推动重大技术革新68项。
我们很难用数字来衡量,三届技能竞赛为汽开区企业带来了多少收益、创造了多大价值。
最直观的表现,是技能竞赛越办越大,参赛选手一届比一届多、技术水平一届比一届高、参与企业一届比一届踊跃。
18日,长春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长春市暨汽开区第四届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在此开幕,进入决赛的选手已达275人,又一次刷新了竞赛参赛人数记录。
两位院士领衔——
国宝级专家团服务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
18日,记者在竞赛现场见到了两位“国宝”级人物——77岁的长春市院士专家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和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当天,两位院士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长春市暨汽开区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专家团主席。
他们,是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的“守门员”,将与需求企业和其他专家一起,为四大难题、7项解决方案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如此高规格的专家团,只为精准破解汽开区企业技术难题。
缺人才,是汽开区在服务企业中,梳理出的企业第一需求。
调研中,汽开区发现,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特别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难题攻关需求,或是企业在生产技术工艺、产品升级换代、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但只凭企业自身,根本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破解这些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汽开区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瓶颈。
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政府服务最优先的方向。
汽开区决定,把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作为2017年人才工作的突破口,政府搭台,调动政、产、学、研各方力量,为企业提供订单式解决方案。
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应运而生。
挑战赛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汽开区管委会主办,市院士专家联合会协办。
汽开区从企业中调研、征集、筛选出CA4D20轻型车用柴油机国六项目开发、焊装夹具定位材料42CrMo热处理工艺方法等7大亟待破解、价值巨大的技术难题,在全国范围海选高级专家组成技术攻关团,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竭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最终,经过长达40天的征集,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康迪泰克大洋管件(长春)有限公司提出的“提高焊接质量、降低报废率,提高焊接的产能和自动化的实现”等四大技术难题,收到了来自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等7个专家团队的领战书,“数值模拟研究铝合金焊接结构件变形特征和焊接工艺优化”等多项解决方案脱颖而出,进入专家评选阶段。
致力于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挑战赛提供了多项入选解决方案,基础材料工程系主任曹占义表示,技能挑战赛为学校知识和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企业也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实习机会,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
技术难题有望得到破解的企业,更是喜出望外,“这(技能需求挑战赛)是帮到了我们的心坎里。”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解决方案很有价值,我们一定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技术成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技术提升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展企业,同时也为汽开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企业出题、政府搭台、专家评审、市场定价的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开启了长春乃至全省人才工作先河,这种科学、高效、规范、透明的人才服务模式,必将为汽开区、长春市人才工作带来全新的借鉴。
决赛人数275——
汽车工匠建设技能汽开
在探索中收获满满好评的首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开启了汽开区人才服务的2.0时代,历经三届磨砺,愈发成熟与壮大的第四届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则成为汽开区培养汽车工匠,建设技能汽开的强大平台。
当前,制造业正处在大创新、大变革的时代,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远景规划,为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等前沿技术描绘了广阔蓝图。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需求日益凸显。
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更需要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郜德吉就表示,“如今的企业转型升级,要求企业不但横向与同行业比、纵向与历年数据比,还要开展跨界竞争,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汽-大众不仅在企业内部不断举办技能大赛,提升职工技能水平,还积极参加汽开区、长春市更大规模的技能竞赛,就是为了使“工匠精神”得以延续,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一汽-大众这样,极其重视技工培养,着力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汽车企业,在长春还有很多。
第四届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参加决赛的技术工人人数达到275人,其中,有3家企业参赛技术工人超过30人。
参加叉车操作比赛的一汽国际物流公司安全员韩帅告诉记者,公司内部竞争非常激烈,能够来到决赛现场,基本都得过五关斩六将。
在比赛现场,记者也看到,参赛选手们技术非常熟练:操作叉车码堆5层,每层中间支撑的旺仔牛奶铁罐一个不倒;长达4小时的数控铣工加工,一次编程就能完美掌控;板材焊接,熟练地跑出了鱼鳞焊……
“竞赛基本囊括了汽开区汽车行业最为优秀的选手,代表了长春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汽开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竞赛何以能够吸引如此多的优秀选手参加?
这得益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汽开区三方以服务汽车行业转型和促进就业为宗旨,以适应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创新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为培养汽车工匠提供的海量资源支持。
每个工种成绩前三名的选手可获现金奖励,第一名选手,可按相关规定推荐申报“长春市高技能领军人才”荣誉称号;每个工种获奖选手和参赛选手,符合条件的都可获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岗位能手、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也将成为对优秀选手的褒奖。
成绩优异的选手,竞赛组委会还将择优推荐申报“长春工匠”荣誉称号,并作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匠”评选的重要依据。
对积极组织参加竞赛并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的单位,将由竞赛组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奖,对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竞赛组委会还将择优推荐申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谐劳动关系AAA企业”。
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数控铣工、模具工、焊工、叉车工六大类比赛项目,都是长春汽车产业用工缺口最大、技能需求最高的热门行业。
针对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等前沿领域,本届职业技能竞赛还增设了机器人、模具设计等竞赛工种,充分考虑到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前瞻性需求。
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赵斌表示,经过三年的发展,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共发掘和培养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822人,已经成为汽开区乃至长春市培养锻炼人才的精品工程。
↑数控铣工职业竞赛中,参赛选手在调试机床参数。
←叉车工职业竞赛中,参赛选手精确码放货物。
↑竞赛组委会表彰长春市暨汽开区第三届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先进集体。
→维修钳工职业竞赛中,参赛选手在使用游标卡尺进行精准测量。
来源:长春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