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1|回复: 0

[维权中心] 维权风暴 谁动了智能家居渠道商的奶酪?

发表于 2010-5-10 09:2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智能家居上个世纪进入我国,发展一路高歌,可谓钱途光明。但透过国家政策、用户认知、产品定位等现象,不难发现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渠道存在着诸多不规的现象,让众多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颇费踌躇,很多成长中的企业更是因为渠道弊病陷入信任危机,有些企业甚至中途夭折。渠道之殇,是每个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软肋。渠道维权之声也比往年来的更猛烈!

    根据一份渠道维权状况调查显示,74.5%的渠道商曾有过被侵权的经历,意味着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渠道商权益的威胁,主要集中在上游厂商不兑现承诺、上游厂商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随意改变游戏规则。如此,智能家居产品代理商的“可靠性”谁来保障?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厂商相对强势,渠道商可谓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他们的维权之路漫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纵观社会上维权之声,人们将维权的目标人群锁定在消费者身上,对于智能家居市场供应链上的渠道商则缺少关注,使得渠道商的维权始终只是一个传说。殊不知,处在市场供应链中游的渠道商,其角色和身份远比处在末端的最终消费者来得复杂。在消费者面前,渠道商是卖家;而在上游厂商面前,渠道商又是买家,可以认为既是客户也是消费者。更为重要的是,渠道商之间也经常有业务往来,甚至是互为客户,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如此复杂的多重身份,无疑将渠道商推到了一个弱势地位。
    尽管有一些被侵权的渠道商曾站出来呼吁、捍卫自己的权益,但渠道维权毕竟还是一个新的话题,从法律层面看,并没有为渠道商定制一个法律规范。法律,只能是作为最后的解决办法,更多的则是依靠行规和商业道德来解决大多数问题,但实施的效果其实并不令人满意。
    虽然渠道维权更多的要靠道德和行规来解决,法律只能是最后的武器,但并不代表没有办法规避被“侵权”。对于渠道商来说,规避风险永远比事后维权是上上之策——前者要求渠道手里要有牌,后者要求渠道要精通博弈技巧。
    只有渠道手里有了牌,才能与上游厂商身份对等,乃至“客大欺店”。当渠道商或资金强大,或客户资源丰富或技术服务能力强,厂商又如何会不知这种合作伙伴般的价值,所以当双方着眼于长远合作,一些具体问题往往迎刃而解。而精通博弈技巧,既包括渠道商应该有一套包括采购、库存和财务等系统的管理流程,在合作前就能给出完善的风险评估;也包括该坚持原则时坚持原则、该学会放弃时学会放弃,不为看上去很美的商机所动;还包括要会借力打力比如找媒体曝光来向对方施压,进而在商业谈判中占据主动……
    除此之外,渠道商首先自强的情况下,有关媒体应当积极报道,公平、公正,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对于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良事件更应该挺身而出进行曝光,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让那些不良厂家、商家曝光于大众面前。这样才能真正能够引领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来源:慧聪智能家居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