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1

200VS3500 差距如何补(话说新农村)

发表于 2017-8-13 15:27: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VS3500 差距如何补(话说新农村)
晓 眷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3日   09 版)

  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短板亟待补齐

  说起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品,我们会想到多少种?爆米花、玉米面、玉米油、玉米淀粉、葡萄糖、生物燃料……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玉米加工产品已达200多种。但在美国,这一数字却是3500种。还不只是这一种作物,从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55%,而发达国家是80%。其中我国果品加工率为10%,世界水平是30%;肉类加工率只有17%,发达国家则达到60%。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农业强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标志。这些数据之间的差距,提醒我们要想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短板亟待补齐。
  从农产品的生产到消费,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前端生产者而言,加工属于需求侧;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加工又属于供给侧。联通上下,沟通城乡,这个产业发展好了,既能倒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式转型,促进农民增收,也能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个性需求。拿增加农民收入来说,据有关部门测算,农业与加工业产值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每增加亿元加工营业收入就可吸纳96人就业。
  从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来看,初级加工产能结构性过剩,精深加工的产业规模总体较小。与此同时,我国很多地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落后,由于初加工等能力有限,每年农产品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1.5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由于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农业农村资源环境承受较大压力。这其中既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主体市场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力量不够的原因,也与支持保障体系尚不完备不无关系。
  补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短板,一方面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培育壮大主体,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利益。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懂市场、能创新、有活力的主体。要加大财税、金融、科研、用地用电等政策保障力度,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壮大,特别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业。
  与此同时,不能忘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初心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推动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打造产业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参与、融入产业链条,把加工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主产区、留给农民。
  没有加工的农业永远是产品农业、弱势农业。希望到2020年,我国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提高到2.4∶1、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8%的目标顺利实现,更好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SourcePh"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4 06:15:1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乔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