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1|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蓝领精英:高级技师张峰杰

发表于 2010-5-10 11:13: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推荐者】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永济电机厂厂长董宇

  【推荐理由】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多年来,永济电机厂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重视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该厂在坚持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每两年在全厂各工种中开展生产技术运动会,在主要工种命名“金蓝领”员工,调动了员工学技术、练绝活的积极性。张峰杰就是这支员工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宣传他“永争第一”的精神,就是想带动更多的员工立足本职,提高自身技能素质,为把工厂早日建成中国一流牵引电气企业而努力工作。

  【张峰杰小档案】

  工种:模具钳工 职称:厂内高级技师

  绝活:擅长组装大型复杂硅钢片冷冲模具,能够修复模具的凸凹模精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变形以及修正铰刀保证孔加工精度。

  经历:1993年毕业于湖南株洲铁路电机学校,2003年5月取得技师资格,独立组装了800、850电机电枢冲片冲落模以及72槽冲片冲落模等几十套大型复合模。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5月获“山西省特级劳模”称号,2005年2月成为企业首批金蓝领,享受高级工程师津贴。

  “只要比我强,哪怕只是一点点,我都要向他学习。”

  总想做全厂钳工第一的张峰杰,一边常说着这句话,一边在艰难的学技之路上向上攀登。

  10年前,他怀揣着考试总分第一的毕业佳绩,走进了永济电机厂;10年后,他不仅成了全厂钳工第一,而且还成了全国钳工第一,在首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上勇夺钳工状元,获得了无数人钦羡的目光。可他身边人知道,为了争第一,张峰杰的付出比常人多,努力比常人多。

  张峰杰自从把永争第一作为自己干钳工追求的目标后,就把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当成自己的老师,虚心请教。分厂有位老钳工技师,加工精度很高的模具总是由他组装,张峰杰很羡慕。为此,他经常默默地蹲在老师傅旁边看他工作,细心揣摩他的一招一式,有时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业余时间,张峰杰还把自己“困”在家里,反复翻看《机械工人切削手册》、《钳工技术试题库》等有关书籍,并对书中的技术操作要点认真琢磨、研究。为准确把握制作几何尺寸,家里没有计算机,张峰杰就请人用电脑画出组合体的示意图,摸索出两孔同钻的优化工序操作法。

  长期“蹲”和“困”的磨练,使张峰杰的技能很快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一次,张峰杰和同事们一块干一批模具活,工件是圆锥形状,尾部有一个M8的螺孔。同事干活时,是把砂布平铺在台面上,用手抓住工件打磨。张峰杰却是拿起工件仔细观察后,把M8的螺杆拧进螺孔里,然后夹到台钻上,开动钻床后再用砂布把旋转的工件抛光,既省时又省力,还保证了产品质量。他创造的这一简单又快捷的方法,日后成了师傅们经常对青工进行教育的活教材。

  为了永争第一,张峰杰把岗位当赛场,把每次对技术难题的攻关当成自己向第一的冲刺。一次,他主动接下新产品模具后,却发现冲头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变形,冲头实际尺寸大于图纸尺寸,无法满足配合间隙。于是,他就把这些困难当作考试题中的“已知条件”,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巧妙地找出了“未知条件”,然后再有理有据地细化出一套操作方法;分厂承制的“72槽冲片模”关键零件冲头,切割后严重变形。面对这件直径达700多毫米、重约2吨、材质硬度高、几近报废的庞然大物,张峰杰主动请缨修复。经过70多个工时的修磨,他终于使工件“起死回生”,节约成本10余万元。在近6年的时间里,由张峰杰完成的工装模具达2000多套,套套合格。

  2003年10月,在首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中,张峰杰48种必用工具运用自如,精心制作的六方组合体,公差、光洁度、24个不同翻转角度的配合间隙征服了所有评委,一举夺冠。

  面对成绩,今天的张峰杰想的仍是如何争得更多的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