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4 15:42:39
|
查看全部
实现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
实现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保持和提升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保证。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有序开展,敢于直面问题,坚决解决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和难点。规范意味着秩序,明确行为的方式与边界。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就是要将政治生活纳入到有要求、有标准、有效果的框架之中,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全党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以规范化的标准自我要求、自我解剖。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思想建党立党的本性回归。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难题,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不断深化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应该看到,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仍然有诸多薄弱环节,管党治党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更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真正对党绝对忠诚。要从权力、责任、担当的角度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要求,明确目标,补齐短板,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庄重起来、严肃起来、规范起来,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有主题、有重点,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保障党内政治生活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组织建党强党的经验传承。党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遵循,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中关于政治生活的要求与规定,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依规进行。《准则》专门针对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凝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理论、新经验和新举措,为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确立了明确的标准、程序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有序,必须依照党章和政治生活准则的规定,明确党员参与党内政治活动的具体途径、程序、规范;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深入理解、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早抓小。保证党的政治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保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制度治党兴党的治理创新。时代在发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明确标准体系。党内政治生活所面对的问题复杂多变、形态多样,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有总体的原则精神,也要有明晰的规则标准和内容体系,指引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逾矩、不触规。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根据党章和《准则》等党内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让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能依章而行、依规而动,把加强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如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主动融入支部,关心支部建设,参加支部活动。
着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
制度管长远、管根本,制度建设、制度落实直接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保障和持续推进。依照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体系,推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篇需要不断增设框架、填充内容的大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下,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必须大力推进制度的落实落地。
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并已经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基本制度:有助于激发活力,确保团结统一;有助于发扬民主,确保集中统一。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一方面,民主集中制理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关系,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党内组织体系,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角色定位,是群众路线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通过有效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即通过发扬民主,吸收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见与建议,凝聚智慧和力量,保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体现,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党内必须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任何党的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
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的纪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讲政治的基础工程、落地工程、灵魂工程,本在立根铸魂,要在立规明矩,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纪律约束,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用纪律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扎紧“制度笼子”,是党的性质使然。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严明党的纪律既要形成系统的纪律规范,也要建立完备的监督执纪制度。《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都体现了党的纪律制度化,反映了党的制度建设能力。严明党的纪律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执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党内民主监督环境,畅通党内民主监督渠道,加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决策、选人用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强化责任追究。
紧盯“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实践证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岗位特殊,地位独特,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标杆作用,只有带好头、做榜样,才能成为无声的命令,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所以,抓住“关键少数”,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标准更高,走在前列;广大党员干部都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与制度,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就会水到渠成。特别是高级干部更要始终清醒认识自身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模范,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与此同时,要以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坚持抓好“关键少数”与抓实基层支部相结合,以上率下,层层推动,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戴小明 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教授)
(学习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