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7

孩子们,谁该为你的情绪负责?

发表于 2017-8-14 16:43: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刚开学不久,就收到不少家长的邮件咨询。“儿子6岁,性格开朗,很善良,平时很讲道理,但一生气,就像换了个人,歇斯底里,和他平时的样子有很大反差,完全不受控制”;“孩子今年高二,和她说话,3句不对就发火,要不就摔门而去,小时候很乖,为什么现在不像过去那个文静小女生了?”……

信的字里行间,都是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时候,家长其实更应该考虑,自己平时是否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行为理论认为,小孩的主要行为与情绪主要通过对父母的模仿习得。

孩子和自己最亲的亲人,尤其是母亲,最容易产生深度共情,母亲生气或焦虑,甚至母亲没觉察到自己生气或者焦虑的时候,孩子早就表示出来强烈的情绪了。而且如果父母中一方因工作压力大,回家后心情不好,或者父母关系不和谐,往往会造成孩子停止嬉闹,一反常态来参与家庭气氛协调。更糟糕的是,如果孩子在幼年时看上去很乖,没有情绪发泄,今后家长在他的青春期和成年期可能会遭遇更大的麻烦。



来源:新快乐育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6:44:08 | 查看全部
孩子发脾气有三种原因


孩子发脾气,一定隐含着一种意义,最通常的解释是一种分离性焦虑所致。6岁之前的孩子最担心父母会不爱自己,离开自己,也害怕父母有哪怕一点小小的争执,这些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有些孩子喜欢哭闹,更像是一种压抑的焦虑发泄,因为母亲经常出差,或父母工作太忙,不怎么在意孩子的内心需要。处理的方法是父母要表现出很离不开孩子的样子,经常抱抱他。离开一天也要专门给孩子打电话,对他说,非常想他等等。当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他的自我能力就开始发展起来了。

第二种则是孩子对父母的关系控制。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很老实。回到家就变得很不乖,任性。他的哭闹就是对父母的惩罚,比如自己在幼儿园里没有得到父母照顾,回到家就要求过度补偿,不能满足就以哭闹来要挟。处理的方法是在孩子乖时,父母就围上去分享好的情绪,在孩子不乖时,就各自走开,对他说:“宝贝,你现在不开心,我们呆会儿再来和你玩”。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会遭受孩子的反抗,哭的更响更久。但只要温柔地坚持,让孩子知道这样哭闹无效,聪明的孩子自然会改变。

第三种解释是情绪压抑,比如孩子不幸遇到一个很严厉的幼儿园老师,不能活动,奔跑,喊叫,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必要的发泄。回到家后,哭闹就成为最快速的发泄,于是养成了不当情绪发泄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6:44:22 | 查看全部
糟糕的情绪是孩子的负能量


情绪是一种能量,不会自动消失。有些人特别容易发脾气,控制不了自己,这就说明,他内心有很多情绪。有情绪的孩子能量也充沛。哭闹的孩子能够把能量向外释放,不哭不闹的孩子反倒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

有些敏感、内向的小孩,表现很乖,很听话,因为不太需要家长操心,反而容易被家长忽视。有些时候,孩子想哭,家长说,男孩子,不准哭;小孩子不能没礼貌;不能大喊大叫等等。家长的各种“不能”,“不许”,“不可以”,让孩子学会压抑自己,用身体去压抑,情绪就攻击身体,孩子容易身体不舒服。

这些孩子压抑的能量就储存在身体的“情绪垃圾筒”里,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宣泄和引导,多年的累积后,容易在三个年龄阶段爆发:11、12岁;18、19岁和25、26岁。青春期表现为不想学习,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成年期表现为不想工作,宅在家里“啃老”;或在婚恋问题上和父母对着干,让父母操碎了心。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父母常常说着同样的话,“我家孩子从小很乖,很听话的,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不管是内向、敏感的小孩还是外向,爱发脾气的小孩,家长所需要做的事情是引导他们学会情绪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6:44:40 | 查看全部
家长管理孩子情绪的四步骤


一般说来,家长管理孩子情绪的方法共有4个步骤:接纳、分享、肯定与引导、策划方法。

1. 接纳: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接纳意味着:我注意到你有情绪,并且我接受有情绪的你。可以直接说出孩子的情绪,比如说:“看起来你有点生气。”

2. 分享:这个技巧最重要一点是必须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孩子需要有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用点耐性,如他正努力说出情绪,不要打断他的话,只是单纯的鼓励孩子继续讨论。可以简单地回应或重复孩子的话,“哦”,“你是说,……是吗?”

等到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表情,身体语言会放松下来。孩子平静后,可以慢慢引导他说出事情的细节,这才能进一步引导孩子。

3. 肯定与引导:一个受挫的孩子会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例如打人,摔玩具,或者谩骂别人。家长在了解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并且帮他描述感觉后,可以使孩子明白,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只是表达情绪的行为可以选择。也就是说,家长应表示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和动机,同时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些恰当的方法来处理情绪。比如说:

“你对小朋友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你打他就不对了。现在他也想打你。这样,你们便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4. 设计方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就要问他想得到什么,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如果重新来过,你能想到其他的处理方法吗?

家长可以说:“刚才小西走过来的时候,你要怎样说,他便不会拿走你的游戏机哪”?“为了避免你不在的时候,别人拿走你的游戏机,你可以想出多少个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6:44:58 | 查看全部
亲子关系良好才能管好情绪


对家长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


家长想要批评孩子,只说事情,不要说伤到人格和自尊的话。避免说,你真没出息,好懒,不负责任等等。经常埋怨孩子不好好读书,不求上进的父母,是怕孩子不肯用功学习,但家长对孩子有怨气的时候,比较容易用反面词语形容孩子,这些否定性的语言极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因为父母是很亲的人,孩子天天要回这个家的。也许孩子确实有问题,但方式不对的话,父母说得越对,孩子受伤越多。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哪怕和他讲一些很尖锐的事情,还要和他身体连接。比如,抓住他的手,对他说,“你刚才很生气,但生气的时候,乱打人是不对的”。这样,孩子在一个安全的氛围内,更容易听进家长的话。



不去丢他的面子


我们都很好面子,但不太习惯用在家人的身上。家长往往不顾及孩子的面子,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别人看到孩子,因为他没打招呼就会说,这个孩子好害羞哦。我们会说,“是啊,他就是这样,我已经教他很多次”。孩子会觉得没面子。如果我们说,“他不是害羞,只是没准备好,他准备好,就会叫了”。



不要去羞辱他


很多家庭喜欢用引起孩子羞愧感的语句来教育孩子,“你做功课怎么这么慢啊,天天在磨洋工”;“怎么考97分,还差3分哪里去啦?”

此外还有恐惧感的语句,“你还哭,再哭,外面拐卖儿童听到了,把你卖了去!”犯罪感的语句,“你再不听话,让警察叔叔来抓你!”

这些语言,会增加孩子的焦虑。让孩子感觉很没安全感,容易压抑自己或者和家长对抗。

总之,我们家长和孩子都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学会自我觉察,我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在想解决孩子的问题。然后,可以教导孩子把这种发脾气、哭闹等等的不良情绪发泄引导到其他的事情上。比如让孩子学习跳舞,唱歌,画画,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这些都可以抒发心情;也可以鼓励他在外面与别的孩子疯玩、游戏,既调整了情绪又增加了社会适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3:20:50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3:21:07 | 查看全部
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3:21:22 | 查看全部
祝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