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2|回复: 4

媒体评南航"前11排座位"事件:搞出"大事情"绝非偶然

发表于 2017-8-16 16:46: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消息原文】
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
1.jpg
图:政务团成员开始登机——凌兴东摄
  民航资源网2017年8月9日消息: 7月26日 南航西安分公司营运部客户接待处电话接到一项不寻常的服务请求,“您好,我希望我们一行66人能够全部安排在8月6日西安-成都的CZ6433航班上,并且全部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接到电话的客户专员立刻联系收益一组值班组长胡升华。胡组长一边警觉的询问客户出行目的,一边调舱。
  一开始客户不愿过多透露,经再三保证不会透露客户行踪,客户回复为政府执行特殊要务,需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CZ6433航班为西安经停航班,胡组长立即联系前续航班航线员,保证长航段销售的旅客集中安排在12排以后。
  负责本条航线的收益二组组长杨唯娜第一时间获知后,主动跑到单位加班,联系运行指挥部,平衡配载,为66名政府政务团争取到前11排66个座位。在录入名单时,杨组长还发现政务团里有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西安市市长、西安市政协主席后,又及时联系客户推荐公务舱,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承诺赢得了客户的心。
  8月6日,西安分公司领导总经理陈茂俊放弃休息日,专程赶赴机场,为整团保障做出部署工作。10:45分,CZ6433在保障服务人员的目送下准时起飞。
        这场特殊的团队保障工作跨越两个周末,牵动无数西安分公司保障工作人员的心,收获的不仅仅是额外的盈收,更有客户的赞赏和信任。





“前11排座位”,一篇宣传稿,五天罗生门。
事件始于8月9日。当天,一则署名为“南航西安分公司党群工作部”,标题为《“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的文章现身网络。文章称,南航公司为西安政府政务团66名成员出行提供服务时,被要求将全部成员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且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南航公司为该团争取到8月6日西安-成都的CZ6433航班前11排66个座位,长航段销售的旅客被集中安排在12排以后。

“只要”、“前11排”、“政府”、“要务”等关键词,准确命中了廉政的热点、特权的痛点、监督的关切点。
五天来,经历了舆论发酵、媒体追问、南航澄清、市委表态。今天,似乎到了一览事件得失的时机。
没违纪守本分, 为何还会搞出“大事情”?
在8月12日,本次事件的两大涉事方先后或直接、或间接地对舆论关切给予回应。
当天中午,南航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对舆论的质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应。

当天晚上,西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上也谈到了“前11排座位”事件。从公开报道来看,会议指出“这次网络舆情,当事单位已做出澄清,应当表示感谢”,会议还强调要“举一反三,自我反思”,“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财政部于2014年下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乘飞机时可乘坐头等舱,司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其余人员均应乘坐经济舱。涉事政务团不但没有违纪出行,也没有“特殊化”,西安党政代表团在出行中体现的纪律意识与规矩意识,说明西安官员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既然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为什么会引起如此汹涌而来的舆论恶评?原因很简单:人民群众对个别领导干部搞特殊化的痛恨,对个别领导干部无视群众观点、背离群众路线的不耻。南航的“自我表扬信”一下子就“准确地”触痛了群众的这根敏感神经,无论真假对错,成为了宣泄不满情绪的火山口。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进行了论述,并尖锐的指出:当前作风弊端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原来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搞特殊化的的痛恨,直接来源于对“四风”的痛恨,人民无法相信搞特殊的干部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西安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作风建设并不是以《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为标准,甚至不是以“八项规定”为标准,而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进行,必须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衡量和检验的根本标准。
正是因为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标准在不断提高,才能鞭策着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完善。不仅西安的党政干部听到了人民的呼声,此次事件,让全国的党政干部都听到群众响亮的声音,与西安一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镁光灯聚焦下,接受人民监督天经地义
在过去的几天里,涉事各方一定充分感受到了舆论聚光灯的热度。有关文章的截图在微信和朋友圈中疯转,各大媒体也在持续挖掘跟进。在舆论充分发酵后,8月11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即以本事件为例,质问西安有关人员“哪来的底气违反八项规定”,并呼吁加强作风建设、践行群众路线。
应当看到,一点“火星”就能引发了舆论场的“爆燃”绝不是偶然事件。近年来,党和国家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与廉政反腐。2016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反腐败应民意、得民心之举,自然赢得人民拥护。

严管即是厚爱。舆论监督既是媒体的天然属性,也是人民群众对于零容忍的反腐高压态势的自觉参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舆论对于干部作风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声,是对廉政制度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保持警醒,杜绝“孤芳自赏”,时时刻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防微杜渐,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筑起反腐防变的长城。
对舆论监督的开放与肯认,是领导干部必须的政治素养。西安市不埋怨,不指责,不哭着“喊冤”,而是在感谢监督和反思不足,这是一个政府对舆论应该有的态度,对监督应该有的温度,对各种声音应该有的包容,也是在镁光灯聚焦下应尽的本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就天经地义。
但是也应该看到,舆论监督一方面必须要保持警惕的眼睛,帮助党和政府端正作风、廉洁自律、反腐防变;另一方面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声,而不能听风就是雨,不能从“刻板印象”出发加剧“刻板印象”。
在踊跃监督的同时,真实性是生命
此次事件中,南航的新闻稿刚一发出,以速度为生命的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迅速抢占“新闻先机”,用新闻冲动把这则新闻顶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一般网民来说,南航自己撰写的新闻稿是具有可信性的,以此为依据进行评论、发表观点无可厚非。但是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则是另一回事。与喧嚣的自媒体不同,他们一方面有更加专业的判断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承担自媒体所没有责任与义务。
在面对南航这个明显与一般新闻“套路”不同的稿件时,当看到舆论的热度的持续高涨时,主流媒体应该给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而不是头脑发热跟着众声喧哗声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迅速,人人都可以是新闻发言人,主流媒体更应该起到舆论场“压舱石”和“过滤器”的作用,既有能力汇聚最大共识,又有能力过滤掉虚假、不良或有害信息。发挥这种作用中体现的冷静和理性,正是媒体专业性的价值所在。
客观事实是一切观点和评论永远不可放弃的出发点。对于此次西安的事件,媒体可以质疑澄清内容的真实性,可以督促证据的公布,可以通过采访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这些都是体现媒体生命价值的核心所在。但是很可惜,我们在纷繁的舆论场上看到的却是基于真伪不明描述的各种评论,随波逐流。对真实性永无止境的追求,根据真实性信息发表公正客观负责任的评论,这是媒体最核心责任与义务,也是与普通网民、自媒体的根本区别。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指出的那样: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前11排座位”事件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遗产,是说明正风肃纪必要性的又一个事例,还是舆论场亚健康生态的一个鲜活样本?如果主流媒体不能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冷静、理性、客观、公正,那么类似的疑惑不曾空前,恐怕也不会绝后。
西安的“前11排座位”事件,不是一道过不去的坎,而是一个指明方向的坐标。坐标上清晰地标出了党风建设的根本标准问题,标出了党政干部面对舆论的态度,也标出了舆论监督的时代要求。从这个坐标出发继续向前,通往中国梦的路将越走越宽,渐行渐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7:00:58 | 查看全部
反腐问题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7:01:17 | 查看全部
西安市委回应航班选座事件:当事单位已澄清 应表感谢
回应航班选座事件西安市委称要反思

  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表示感谢南航澄清该事件,要多从自身找差距,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新京报讯 (见习记者何强)8月12日晚,西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西安市党政代表团此次学习考察进行小结,并听取有关网络舆情汇报,研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新举措。


  针对“为党政代表安排前11排”事件,会议表示,“这次网络舆情,当事单位已做出澄清,应当表示感谢。要看作是为我们敲响了一次作风建设的警钟,敲得及时、敲得必要。要感谢媒体对西安干部作风建设的关心、监督和帮助。要举一反三,自我反思,多从自身找差距。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加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要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按照铁军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8月9日,一则署名为“南航西安分公司党群工作部”,标题为《“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的文章引发热议。文章称,南航西安分公司为西安政府政务团66名成员出行提供服务时,被要求将全部成员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且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该公司为该团争取到8月6日西安-成都的CZ6433航班前11排66个座位,长航段销售的旅客被集中安排在12排以后。

  8月12日中午,中国南方航空(8.320, 0.13, 1.59%)公司针对该事件发布情况说明称,该信息系个别人员在未完全了解具体事实情况下草率编发,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订座位时并未提座位要求,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购买的舱位符合中央“八项规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7:06:46 | 查看全部
为官员服务,航空公司咋这么热情?

8月10日,一则署名南航西安分公司党群工作部,标题为《“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据该文称,南航西安分公司在为西安政府政务团66名成员出行提供服务时,被要求将全部成员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且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封面新闻联系南航西安分公司和西安市委宣传部就此事进行求证,目前未获正式回应。(8月11日  《华西都市报》)

相较于坐客运汽车、火车等出行方式,坐飞机更能够体验到优质的服务,是很多人的共识。一上飞机,空姐的笑容便没有停过,又是倒水、倒饮料,又是送面包、盒饭。不过,看了南航西安分公司为当地官员提供的优质服务后,咱普通老百姓享受到的服务,简直是“弱爆了”。不仅可以满足前11排座位,与其他乘客进行“隔离”,还及时推荐公务舱,并且当地航空公司还撰文将此次服务定义为“特殊的团队保障工作”,撰文成内部学习资料。注明,公司内部很多人“主动加班”,最后“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承诺赢得了客户的心”。当然,这只是南航西安分公司对自己的评价。

不过,此事一经网络曝光,咱老百姓可不干了。纷纷将矛头对准这些要求“与普通乘客进行隔离”的领导们,质问其“当官的有多特殊?”不过,在笔者看来,更应该追问的是,为官员服务,航空公司咋这么热情?

虽然说这些领导们,要求与普通乘客进行隔离,让咱普通乘客有点受不了。但是,换到对方角度想一想,也情有可原。毕竟有66个人需要统一出行,万一路上少了哪一个,到时候再去找,也不方便,相信,当事人也并非是想与大家进行隔离而害怕什么。一来是为了方便管理,二来,或许人家领导还要在机上开会商量事情之类的,有个相对隔离的空间,也实属正常。再者,从这篇航空公司内部流传的文章可以看出,别人也没有搞特权的意识,没有说要包机,最开始也没有打算订公务舱,也没有亮明自己的官员身份。只是航空公司发现出行名单中有当地领导后,才积极行动起来,加班加点,又是推荐公务舱,又是加班协调保障。这板子打在当地官员身上,实在是有点冤枉。

更应该反思的是,当地航空公司根深蒂固的唯上、唯权思维,造就了这样的事情发生。通过特殊的保障服务,让客户调成了公务舱,取得了“额外的盈收”,还为满足了对方的特殊要求而沾沾自喜,往自己脸上贴金,将“赢得了客户的心”作为最大的收获大书特书,在内部作为宣传模板,实在是有点可笑。

航空公司作为企业,有自己的一套运营模式与服务逻辑。但是,无论怎样的模式与逻辑,都不应该脱离服务的本质,为官员服务是服务,为普通老百姓服务,难道就不是服务了?为什么不能总结一些为弱势群体、残疾人、小朋友出行提供方便的经验材料?为什么不能在对普通客户提供服务时,也这样加班加点?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将“特权”视为“洪水猛兽”,根本不敢触碰,但是,在作为服务行业的航空公司而言,仿佛完全没有这些顾忌,“媚上”成为了固定标签,确实有点“恶心”。(田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7 10:50: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