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日报
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道蒋王社区党委书记丁元庆的办公桌上,一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他读了一半多。“习总书记最近几次提到这本书。”他敲敲封面说。一本《之江新语》,折了许多角,字里行间画了很多线,还有不少惊叹号,他正在重读这本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丁元庆认为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各类著作学深悟透,才能准确把握工作要领、找准工作重心。
记 者:你是怎么想到建设“党员家庭学教点”的?
丁元庆:去年7月,我开始担任蒋王社区党委书记,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拆迁安置区,有1.2万人口。我发现社区党员92人中有近30名党员没有参会记录,其中11人年老体弱很少出门,7人长期在外打工,还有12人在私企上班请不到假。为此,社区党委会研究决定开设“党员家庭学教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覆盖。
记 者:习总书记对“党员家庭学教点”有没有提过类似要求?
丁元庆:有的。我是在学习总书记专著时发现的。去年,我去浙江学习,杭州市委党校的一位教授推荐我3本书:《爱之深知之切》《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时我就下单买书,现在已经学第二遍了。第一本书让我知道“党委书记不抓党的建设就是失责”,我牢记这句话,用以指导社区一切工作。第三本书中,在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家庭教育点、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党员教育信息化等有效方法,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当时看到“党员家庭教育点”时,我就眼前一亮,觉得可以进一步探索实践。
记 者:那么具体怎么做?
丁元庆:首先选配好党员中心户、建红色网格。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看觉悟高,二看靠得近。我们在辖区6个苑推选出12个党员中心户,社区党委集中培训,让他们每人联系7到8位党员。对在外地打工党员,就用党员微信群实时互动联系,这样注册党员都纳入党课的红色网格中。其次给他们配备“红色工具箱”,里面有一面党旗、一套党课教育教材、一套微型投影仪。最后是为“党员家庭学教点”挂牌。“党员家庭学教点”把党建融入邻里交往,通过送学上门,帮助那些因病、因残有困难的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精神要求,努力做到“零漏学”。
记 者: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你们学的内容除了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之外,还学了哪些?
丁元庆:实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们要让党员学深悟透,重在要求全体党员廉洁做人、廉洁做事,争做合格党员。本月学习重点,是总书记“7·26”讲话、李强书记在省委第十三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省第六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有关推进社会治理的交流材料。我们每星期一的例会,重点议程之一就是学习。我本人每天看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扬州日报,通过学习来充电。
记 者:这种创新,还有没有拓展空间?
丁元庆:释放基层党员的“家庭细胞”的红色能量,不能满足于在家做党建的布局形式,更要提升党建做到家的实际效果。目前,社区95名党员实现全覆盖,但是还没覆盖到组织关系不在本社区的党员。下一步,根据区委组织部“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原则,努力把学习教育范围扩大到本社区全体党员。
记 者:最近你们在“两学一做”例会上组织党员开展“从心入党”活动,为什么这么做?
丁元庆:“从心入党”,是让每一位党员,回忆亲身经历的入党故事来思考“入党为什么、党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等重大信仰问题。只有明确了出发的意义,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定、永远向前,不随波逐流,才能把“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落在实处。本社区党员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已经蔚然成风。
记 者:怎么发挥党建对社区治理的决定性作用?
丁元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才能更好推进社区治理。在社区治理上,坚持党委引领支部、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引领社团、社团引领居民。我们有16支党员志愿服务社团,参与居民约1200人,每个社团由一个党员负责,用组织部门给的20万元作为基金,对社团采取类似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激励社团成长。我们还先后举办法治文化、国家安全、廉政文化进社区等活动,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演出,同步推进“富口袋”与“富脑袋”。通过做好社区服务,让社区由济困型向普惠型乃至发展型迈进,比如把单身汉也纳入帮扶对象,打造“快乐单身汉”六个一服务项目,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