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4|回复: 3

感受孔庄人的“五味”人生

发表于 2017-8-18 11:11: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进千米井下,体味“煤亮子”的酸甜苦辣咸—— 

       感受孔庄人的“五味”人生 
                        .

    1977年投产以来,孔庄煤矿如今已有40周年的历史了。自投产以来,先后经历了多种工艺的变迁,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产量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其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矿工的巨大贡献,他们既是矿井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推动者。

    常年工作在千米深处,不见太阳,不见星星,面对的只有厚厚的煤炭与断层,他们的工作生活究竟是啥样?近期,笔者亲身体验,采访了矿工这个群体,去记录矿工的喜怒哀乐表情,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咸,领略奋战在一线矿工的精气神儿。

    苦: 

“干这一行,辛苦并不算啥,而是要耐住寂寞”

    位于Ⅲ5采区的7301工作面,是该矿井下最远的工作面。

    跟随当班跟班队长龚逢伟来到井下,首先坐了40分钟的人行车,转乘两部猴车,又步行了700多米总算到达了目的地。此时,距入井到工作地点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小时,龚逢伟说“前面有一个上坡,距离很长,你第一次来这个面,可以走走停停,休息下。”“不用休息,我爬山厉害着呢。”笔者爽快的回答。

    迈步走上去,大约前行了100米,明显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似得沉重,呼吸也跟不上。这时才感觉到,井下爬坡和地面爬坡完全是两回事儿,井下闷热潮湿,20多度的倾角,近400米,走到上口已经是汗流浃背。龚逢伟说,几经辗转,真正的工作现在才算正式开始。

    对于一个井下工龄30多年的老矿工来说,龚逢伟认为脚下功夫至关重要。在走向长度1000多米的工作面,最大倾角30多度,每名矿工一个班下来至少要走6趟,如果需要运料还会负重前行,但脚力好仅仅只是入这一行的基本功。

    在井下,龚逢伟遇到了他的徒弟魏玉珍,交代了当班的安全重点。看着90后的徒弟,龚逢伟对笔者感慨地说,“干这一行,辛苦并不算啥,而是要耐住寂寞。别看我这徒弟年龄小,他特别能沉下心来干工作、学技术,现在已经出师了。”井下工作,每一项作业流程都要一丝不苟,半点马虎不,这就是要求在枯燥的环境里耐得住寂寞。

    酸:

      “水采工艺即将淘汰,心中有太多说不出的感情”

    在美食文化中,酸味有除腥、提鲜、开胃的作用。然而,矿工在工作中则有另一种“酸”的滋味。

    水力采煤,简称为水采。这种工艺,水是人与煤炭之间的媒介,借助于高压水射流的力量来破落煤体。1992年水采投入生产以来,为孔庄煤矿的煤炭产量带来了很大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年产量稳步提升,一度超过了孔庄煤矿原煤的半壁江山,被煤炭行业誉为“水采一杆枪,全国响当当”的荣誉称号。

    但是,水采算是一种较为落后的工艺,由于准备工序简单、生产方式灵活等优势,在该矿回收边角煤、小块段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适用于该矿的生产条件,一直延续至今。

    这项全国煤炭行业都极为罕见的工艺,将在今年8月中旬全面关闭,退出历史舞台。53岁的张保念是一名水枪司机,他从水采诞生就一直跟随着这个队伍,从青年到步入退休的年龄,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了水采。

    得知消息后,张保念酸楚地说:“水采工艺即将淘汰,心中有太多说不出的感情。”他还有2年退休,此前他一直在寻找接班人,希望能把手艺传下去。水枪司机,一项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有很多学问,笔者了解到,操作水枪采煤时要站位靠近上帮,侧身站立,手心向上握住枪管末端,操作不当也是极为危险的。口诀和要领只是参照,重要的还是那双20余年练就出来的“手”。

    辣:

      “安全面前绝不留情,关键时刻就要亮身份”

    除了酸,还有一种味道起到开胃的作用,那就是——辣。对于矿工来说,“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前不久,安监员王端砚在井下巡视时发现了一名职工不系安全帽带。违章人员老孔不愿交罚款,就到处托人来求情。可是,王端砚没有丝毫犹豫,带着辣味说“找谁都没用,这事必须按规定办,安全面前绝不留情,关键时刻就要亮身份”。

    “三违”职工老孔看着手中的罚款单,“不就是没系安全帽的帽带吗,这个班我算是白上了!”

    “强调了多少回,不系帽带会给自身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前几天给你们发的《事故案例》上就有,因为不系帽带而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不要有侥幸心理,这是被我们发现了,及时进行了制止,如果真出了事,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你要明白安全帽带系着的可是安全啊。”王端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开导老孔。

    老孔自知理亏,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违章,也知道矿上查“三违”是真心对职工好,就是有点心疼刚交上的罚款。见老孔思想转变过来,王端砚又对他说:“罚款的钱,不用心疼,这算是买教训,再说了咱们矿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你以后遵章守纪,只要干得好,就会奖励,这个钱不又回来了吗?”老孔一听这话,马上答应,“今后一定好好干,我要当安全标兵。”

    甜:

      “荣誉是最大的动力,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1985年出生的阳光大男孩董佩,是一名技术员,但大家提到他首先不会想到技术员,而是会想到“发明家”这个词。

    该矿混合井井筒直径8.1米,井深1083米,井筒装备复杂,设备系统先进,是全国少有的千米深井,使用、保养、维修等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董佩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纸,逐渐摸索设备的运行规律,总结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方案,实施了混合井主井提升系统优化和一系列的改造创新。其中他主持完成的千米混合立井提升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全国能源化学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近年来,他主持完成的创新项目达50余项,且都具有高质量实用意义。

    曾经,董佩在创新混合井钢丝绳检测仪这项发明中,每天一有时间,就是到现场进行技术创新,就连上下班途中他也在不停地思索。那段时间,他夜以继日地修改创新方案。妻子总是把饭端到他跟前,在催促下,他才匆匆吃上几口。几个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妻子看着是既心疼又支持他的工作,知道董佩是个要强的人,不找到解决方案,睡觉都会睡不踏实。

    通过坚持不懈地试验,董佩最终完成了这项小发明,节省了大量人力,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钢丝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前不久,董佩又荣获大屯公司第9届新人新事奖,面对荣誉,他说:“自己获得过很多荣誉,这些荣誉是我最大的动力,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后我要再接再厉对得起每个荣誉。”

    咸: 

      “井下温度高,汗水是我们最熟悉的味道”

    混合井—1015大巷掘进头,是该矿送清凉慰问活动的重点头面,因为这里有一处“汗蒸”地,长期闷热高温,身在其中,仿佛走进“汗蒸房”。

    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分工、劳作、进食,日复一日,四季轮回。虽然现在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井下特有的生产条件,许多工作还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

    打眼工杨成顺说,“井下温度高,汗水是我们最熟悉的味道,每天上班裤子都是浸透滴水,被汗水浸透的裤子,大老远看着都是发亮的,我们队是岩巷掘进队,打钻眼是家常便饭,在作业之前,顶帮要处理好,有时岩石硬一个钻眼要好几个人共同发力,很久才能完成一个为了让巷道成型好,打眼时还要做到一条线、中心转、靠边站。”他每个班都要在井下巷道上这样打眼60多个,工作窍门早已熟记于心。

    酸甜苦辣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最本真、最本心、最本色的矿工群体在矿工的工作生活里,某种单一的滋味不会独自呈现,这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调和与平衡。

    矿工的“五味”人生,也是人生百味(李方)

.
.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煤电公司孔庄煤矿 李方



龚逢伟_副本1.jpg
张保念_副本2.jpg
王端砚_副本3.jpg
董佩_副本4.jpg
杨成顺_副本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9 05:11: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9 05:55:51 | 查看全部
五味俱全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9 06:15: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