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划片区 党员带头干
支部成堡垒,看得见
第二天,记者继续蹲点塘里村。傍晚时分,日头还没完全落下,只见村民广场上一位中年男子正拿起水管,准备给广场周围的花草浇水。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村支委孙则统。“全村所有绿化,浇水除草,都由村里党员包干。”他说。
“孙则统们”的责任感,正是塘里村“逆袭”的秘诀之一。夕阳下,树丛中“党员责任岗”的牌子熠熠生辉。“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喊出向我看齐,这样,群众才会服你,村里才有希望。”刚送走一波来村里参观的客人,孙朝厅也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
不过以前的塘里村可不是这样。孙朝厅告诉我们,8年前,村里的党员没作为、没地位,老百姓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哼,你们这些党员干部。”
他还记得上任后召开第一次组织生活会,让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入党?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位党员笑嘻嘻地说:“为什么?在换届时我就有权利选不选你。”那义务呢?“义务?除了每年按时交党费外,好像没有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孙朝厅很无奈,也有点心酸。“有些党员之所以变得不像党员,责任并不全在他们身上,因为一定程度上,党支部没有培养教育带领好他们,久而久之,党员的意识就淡化了。”
现在,塘里村把全村分为6个片区,由党员分片承包环境卫生;每月15日定为党员活动日;村里所有的村务会议都让党员参加,并参与讨论、表决;还制定了“五共六区”党建连心工作法。如今的塘里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成为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良好的党风,也带动了民风。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金华市级“五星基层党组织”的牌子闪闪发亮。党群服务中心里的一面墙上,挂满《党员服务手册》。村里28名党员,把每个月做的事情按时登记上册,并在墙上公示,让大家相互监督。“这样做,让党员互比互学,接受监督,荣誉感和责任心更强了,党员的作用自然就不一样了。”孙朝厅说。
这几年,塘里村实行村务监督质询,大力整治村干部作风。党员带头,村民齐心,村里移步换景、处处是景,先后获得省森林村庄、省生态文化基地、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等称号。而从2009年至今,村里各项建设共收到党员捐款216万元:村口处的孙权铜像,是全村党员捐资筹建;通往塘里大塘的路,是一位离休老党员和子女出资修建……
更令孙朝厅高兴的是,此前村里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但今年,村里新引进私厨、咖啡馆、茶室,民宿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美丽风景终于变成美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