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回复: 6

[转贴] 生活的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

发表于 2017-8-20 20:50: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生指南网

01

孩子一岁那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来我放在客卧的一个小相框,某次因整理房间被挪到了客厅来,孩子看见后,竟指着高处的小相框咿咿呀呀闹个不停,直到等我把它归于原位,他才渐渐安静;

某次我们一起外出归来,孩子外婆无意中穿了我的拖鞋,我则穿了另一双,孩子发现后,就一直追着外婆,嘟囔着“鞋-鞋”,直到外婆和我换回各自的脱鞋,孩子才满意;

还有一次,孩子爸爸下班,那天没有像往常一样敲门后等着孩子来给他开门,而是自己拿着钥匙进来了,孩子赶到门口一看,失望的呜呜啼哭,直到爸爸重新出门、重新敲门、重新进门,总算略感安慰。

曾经一度,我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竟固执的可怕;可后来和很多妈妈交流,发现都有类似感受。

再后来,我在育儿书上找到了答案:

孩子0-6岁,正是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

所谓秩序感,是生命体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6岁以前的孩子正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内心世界里,具体表现为:对环境布局的刻板要求、对事物所有权极度敏感、对程序的完美要求和预先设计。

秩序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它能帮助孩子探索和感知世界、建立最初的规则意识,并在序井然的环境中获得生活的安全感。

曾经央视少儿栏目组曾做过一档实验,当外界的环境由安静、单纯变换为噪杂、混乱,已养成良好秩序感的孩子,依然可以按照自己原有的步调,自觉、按时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好的秩序感,犹如形成了一种内心定力与行为习惯。

02


好的秩序感不仅之于孩子,之于成人世界也有着莫名力量。

成人世界的秩序感,是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照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即按自己确定的要求去执行和完成,内心的秩序感就很强,反之则弱。

这两个月,我恰好有切实感受:

7-8月,因为孩子的暑假,我也给自己放了个小假(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懒)。我先是带着孩子去旅行,之后带他参加兴趣班、在家识数写字、陪他游泳跑步,以及赴各种少儿场馆。

孩子的假期倒是充实,可我的内心却日益慌乱。

自己的事情被耽搁和中断,几次想要提笔写字,却无法静气凝神,于是越想写越写不出、越在意越写不满意……索性在更长时间里被搁置和中断,甚至一度产生就此搁笔、不想再写的念头。

期间和闺蜜提及,她建议我:既然写不出,不如安心看书,也算为自己积累长期的素材,何必急于一时。

我觉得有理,于是开始每天早于孩子一小时起床:摊开书本、拿出纸笔,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标记和摘录;读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来思考;发现合适的例子,备注在一旁,记录下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很快,我不再心烦意乱,而渐渐心安。

这或许因为:当每天在规律的时间里,做有序的阅读、记录和思考,能避免继续深陷负面情绪困扰和外部环境压力,而聚焦于具体的事情、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以抽丝拨茧、循序渐进的跳出困境、解决问题。

知乎上,不少人也曾有过类似感受:

有人借以独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内心的平静;

有人依赖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叠一放里找回生活的节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饭,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间获得情绪的抚慰。

越在忙乱、慌张、情绪低谷和局面失控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内心的秩序感,以抚平焦虑、清除杂念、沉淀能量,赢回对生活的复盘。

03


有序使人安定,无序使人慌乱。

仔细想来,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局面的失控、内心的瓦解,的确是从生活小事的失序开始。

本来应该每日顺手打扫、物品随手归位的房间,因自己一天天的疏懒,以致房间日渐脏乱令人崩溃;本来可以通过持续健身和规律饮食以保持的身材,因自己一天天的放纵,而使身形日益失控;本来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完成的工作,因自己一天天的拖延,而到濒临期限才觉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而无从完成……

这种时候,与其说是通过有节奏、有规律的重复某个动作,以重拾内心的平静,不如说是通过容易上手的小事,而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理清思路、找到方向、保持前行。

再细一想,我们生活中充满力量的人,也多是内心秩序感很强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有计划、有步骤、有纪律、有方向,因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所以能全神贯注调动自己内心的能量,向着某个方向定向积累;

他们通常在生活上也不散漫、不疏懒、不急躁、不骄傲,因为懂得自重自持,所以才不容易被外物外力所裹挟和操控……

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可掌控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生活。


04


更大的生命秩序感,是在生老病死、风霜雪雨前的一份平静与恬淡。

想说说我心中最从容的智者:杨绛。

出生于辛亥革命的杨绛,经历过战争、政治斗争、疾病、生离死别,可谓一生风雨、一路坎坷,但令人动容的是:她始终以自己的步态稳定走完生命旅程。

文革遭遇迫害,杨绛被揪出来、剃了阴阳头,但第二天,她戴上假发,照例出门买菜、照例把分配给她清洗厕所的任务完成的一丝不苟、照例擦完就掏出一本书来看;

被视为“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生病离世,杨绛忍着巨大的悲痛、守着三人的回忆,按照女儿生前拟好的提纲,继续完成了充满温情的《我们仨》;

钱钟书和钱瑗都去了,走在人生边上的杨绛,每天依然有规律的散步饮食、深居简出、笔耕不掇,她整理钱先生留下的书稿、书写一家人留下的记忆,说是打扫现场、尽我应尽之责。

欢乐与悲伤来来往往,都成了生命里的过客;

我只管顺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想做之事。

因为懂得世事无常,所以境遇面前不慌不忙,
因为知道人生有序,所以内心始终有节有律。

有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大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09:00:1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09:00:27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09:00:38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7:55:03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7:55:21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7:55:36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