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回复: 5

[散文 随笔 杂文] 刘再复;读沧海

发表于 2017-8-22 17:2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再复;读沧海


  我又来到海滨了,又亲吻着海的蔚蓝色。   
  这是北方的海岸,烟台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我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
  带着千里奔波的饥渴,带着漫长岁月久久的思慕的饥渴,我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者迷蒙的烟涛,读着从天外滚滚而来的文字,发出雷一样响声的白色的标点。我畅开胸襟,呼吸着海香很浓的风,开始领略书本里汹涌的内容,澎湃的情思,伟大而深邃的哲理。   
  打开海蓝色的封面,我进入了书中的境界。隐约地,我听到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乐声中,我眼前出现了神奇的海景,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看到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特佩拉在海战中爱与恨交融的戏剧,看到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大群的银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看到徐悲鸿的马群在这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看到舒伯特的琴键象星星在浪尖上跳动......    
  就在此时此刻,我感到一种神奇的变动在我身上发生,一种无法言说的谜在我胸中跃动﹕一种曾经背叛过我自己但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复归了,而另一种我曾想摆脱而无法摆脱的东西消失了。我感到身上好象少了很多,又增加了很多,只是减少了些什么和增加了些什么,我说不出来。我只感到自己的世界在扩大,胸脯在奇异地延伸,一直延伸到无穷的远方,延伸到海天的相接处,我觉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藏的星月连成一片。也就在这个时候,喜悦象涌上海面的潜流,突然滚过我的胸脯。生活多么美好啊!这大海涌载着的土地,这土地涌载着的生活,多么值得我爱恋啊!  
  我不能解释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然而,我仿佛听到蓝色的启示录在对我说,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你如果要赢得它,请你继续敞开你的胸襟,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渊深!  
             二   
  我读着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书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议。   
  原始海洋没有水,为了积蓄成大海,造化暗曾经用了整整十亿年。造化天才的杰作啊,十亿年的的积累,十亿年的构思,十亿年的吸吮天空与大地的乳汁。雄伟的横贯天地的巨卷啊,谁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读尽你丰富而博大的内涵呢?   
  有人在你身上读到豪壮,有人在你身上读到寂寞,有人在你心中读到爱情,有人在你心中读到仇恨,有人在你身边寻找生,有人在你身边寻找死,那些蹈海的英雄,那些自沉海底失败的改革者,那些越过怒浪向彼岸进取的冒险家,那些潜入深海发掘古化石的学者,那些耳边飘忽着丝绸带子的水兵,那些驾着风帆顽强地表现自身强大本质的运动健将,还有那些仰仗着你的豪强挺而走险的海盗,都在你这里集合过,把你作为人生的拼搏的舞台。
  你,伟大的双重结构的生命,兼收并蓄的胸怀﹕悲剧与喜剧,壮剧与闹剧,正与反,潮与汐,深与浅,珊瑚与礁石,洪涛与微波,浪花与泡沫,火山与水泉,巨鲸与幼鱼,狂暴与温柔,明朗与朦胧,清新与浑沌,怒吼与低唱,日出与日落,诞生与死亡,都在你身上冲突着,交织着。  
  哦,雨果所说的“大自然的双面像”,您不就是典型吗?   
  在颤抖的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带着黄土污染你的蔚蓝,不知到有多少狂风带着大陆的尘埃挑衅你的壮丽,也不知道有多少巨鲸和群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还是你,海浪还是那样活泼,波光还是那样明艳,阳光下,海水还是那样清。不是吗?我明明读到浅海的海底,明明读到沙,读到礁石,读到飘动的海带。
  啊!我的书籍,不被污染的伟大的篇章,不会衰老的雄奇的文采!我终于找到了书魂——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比海上的风暴更伟大的力量,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服与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奇观。   
            三   
  我读着到海,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视线未能穿透的海底,伟大书籍最深的层次,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  
  我知道许多智勇双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也在读着深海,他们的眼光象一团炬火正在越过黑色的深渊去照明海底的黄昏。全人类都在读海,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海底的水晶宫在哪里?海底的大森林在哪里?海底火山或石油的故乡在哪里?古生代里怎样开始生物繁衍的故事?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沉浮与沧桑?奥陶纪和志留纪发生过怎样扣人心扉的生存和死灭?海底有机界的演化又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革命的飞跃?   
  我读着我不懂的深奥。于是,在花间的严石上,我对着浪花,发生一串串的海问,从我起伏的热血涌流出来的海问。我知道人类一旦揭开了海谜,读懂这不朽的书卷,开拓这伟大的存在,人类将有更伟大的生活,世界将三倍的富有。   
  我有我读不懂得的大深奥。然而,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是曾经被圆锥型的动物统治过的海,是曾经被凶猛的海蛇和海龙霸占过的海。而今天,这荒凉的波涛世界变成了另一个繁忙的人世间。我读着海,读着眼前驰骋的七彩风帆,读着威武的舰队,读着层楼似的庞大的轮船,读着海滩上那些红白相间的帐篷,和刚刚拥抱过海而倒卧在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男人与女人。我相信,二十年后的海,被人类读不懂其深奥的海,又会是另一种壮观,另一中七彩,另一种海与人和谐的世界。   
  伟大的书籍,你时时在更新,在丰富,在进化,一刻也不停止。我曾经千百次的思索,大海,你为什么能够终古常新,能够有这种永远不会消失的气魄。而今天,我读懂了﹕因为你自身是强大的,自身是健康的,自身是倔强地流动着。
别了,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经典,今天,我在你身上体验到自由,体验到力,体验到丰富与深渊,也体验到我的愚昧,我的贫乏,我的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与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力和新的未知数,去充实我的生命,更新我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7:26:31 | 查看全部
【赏析】
《读沧海》是一篇思想深邃、气势开阔、方笔雄放的散文诗作者把这篇散文诗分为三章从整体着眼,每一章可以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乐章。
    第一章的一、二节是个引子,作者从新奇的角度,把大海借喻为“书籍”、“启示录”、“经典”,这是全篇的基调和核心接着,很自然地引出对大海情景的描写:浪花,波光,迷蒙的烟涛,从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的文字,发出雷一样响声的白色的标点……这一段清新、隽永的文字,构成了散文诗特有的意境和气氛,阅后给人一种立体画面之感,并使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想像
    第二章是一个充满抒情气息和畅想的乐章,色调和前一章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章,描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诗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是兵戎相见的要道,是兵戎相见的缰场。
    刘再复是一位充满火一样热情的诗人,但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位有着冷静、深邃思考的评论家,而且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他以科学家的冷彻他的散文诗的长处,就在熔哲理思辨与抒情于一炉,这也是《读沧海》的显著的特色。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既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又是一和伟大而深奥的观照和启示作者畅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领悟到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明媚,生命的可爱,大自然的伟力和不可抗拒。
    这篇散文诗的第二个特色的构思巧妙。大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丰富而博大,充满生机和希望。同一种题材往往有很多人去写,这就难免步前人后尘写大海,可谓不乏其人,何况刘再复本人就曾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好几篇。然而《读沧海》,却独辟蹊径,巧妙地把大海比作一本书,通篇围绕着一个“读”字展开,由“找开海蓝色的封面”到“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步步扩展,诗情层层向前推进,从而使作品获得圈较大的思想容量以及感情的深度和力度。刘再复在谈及散文诗创作时,曾主张“在广阔的生活大地上选择某个含蕴丰富的一角,深挖下去”《读沧海》,正是他的艺术主张的生动体现。
    方搏的知识性,是这篇散文诗的第三个特色。《读沧海》虽短,但它包容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上至宇宙太空,下至人世间的风俗,上溯远古的文明史,下至对未来的预测,从社会生活到自然界,诗篇熔铸了多少海洋学、地质学、天文学、历史学、文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散文学的“诗意般思索”(屠格涅夫语)本文表现了一个学者的思索,一个诗人的情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7:26:45 |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刘再复,一九四一年生于福建南安,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后旅居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著作有《性格组合论》、《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鲁迅传》、《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传统与中国人》《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放逐诸神》、《人论二十五种》、《读沧海》、《漂流手记》(十卷)、《红楼四书》(四卷)等四十几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译为英、韩、日、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3 08:06:29 | 查看全部
感谢张老师精彩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3 08:06:40 | 查看全部
张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3 08:06:53 | 查看全部
问好张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