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回复: 0

互联网法院回应时代需求

发表于 2017-8-22 21:23: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挂牌运行。走进互联网法院,处处可见互联网元素:在线咨询机可以实时联通法官、导诉台前自助设备能帮助当事人扫描各类材料、法庭内法官能通过大屏幕和远方的当事人在线开庭……如此高科技的法院,代表着法院发展的时代潮流。

  “网上纠纷网上审”“在互联网解决互联网纠纷”是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定位,也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体现。随着互联网深入千家万户、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网纠纷越来越多。传统司法模式下,当事人打官司需要多次跑法院,有的还要到外地起诉、应诉,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难怪有人感慨:“惹上官司,不得安生”。有的人即使赢了官司也不满意,原因就在于打官司要背负沉重的诉累。

  与传统民事纠纷相比,互联网上的纠纷更具特殊性:当事双方往往不在一个城市,甚至相隔千万里,有的互联网企业每年到各地应诉的差旅费开支就达数亿元;大量证据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在网上呈现更方便、直观;网购等纠纷金额不大,来回奔波打官司费时费力,付出往往比收获多。这些都为改变传统司法模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审理案件提供了动力。

  回应群众对互联网时代司法的新需求,运用“互联网+”带来的新动能,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新机遇,杭州互联网法院应运而生。从立案到审理,从举证到质证,从开庭到调解都在网上进行,打官司就像“网购”一样方便。改革创新的背后,是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理念使然,也是法院信息化建设从量到质的跃升。

  近年来,司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主动运用新科技革命成果的举措越来越多。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6个巡回法庭,减轻群众到北京打官司、信访的舟车劳顿,到建设智慧法院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从成立知识产权法院,应对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到跨区域审理重大民事行政案件,破解地方保护主义;从出台为“一带一路”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到加大电信诈骗打击力度,司法机关围绕中心,主动作为,护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立,是司法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但并非终点。把握时代的脉搏,切中群众的需求,适应中国的国情,司法领域标志性的新事物就会越来越多,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能越来越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