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11|回复: 1

总理为何盯上了“火炬中心”

发表于 2017-8-23 21:1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火炬中心”全名叫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到过国家高新区或孵化器的人都会看到鲜明的“火炬”图标和标志,以致人们找不到高新区的时候,只要看到火炬标志就踏实了。

火炬中心名声在外,可在科学技术部内也仅仅是一个局级事业单位,一群人整天忙进忙出,并未显得有多少特殊之处。但8月22日这天很不同,李克强总理专门考察了“火炬中心”,不仅看的仔细,听的认真,而且高赞扬,充分肯定。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信息,总理说:从30年前你们推动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到着力扶持众创空间,再到今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中国创业孵化可谓“三十而立”。希望你们让创新“火炬”薪火相传、铺天盖地,更好普惠大众普惠社会。

总理盯上的“火炬中心”,真的如此不凡吗?这是当然的。

其一,它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开发的肇始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刚刚摸索出以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作为财富创造源泉的要素驱动模式,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以及后来被称为“火炬司令”的李绪鄂等人,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世界发达经济体已经向以技术为主的创新驱动转型。说干就干,以高技术产业开发为己任的“火炬中心”就这样诞生了,并迅速在全面铺开来。可以这样说,没有“火炬中心”,中国今天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其量就象喜马拉雅山南麓那个经济体那样。

其二,它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园区的第一策动者、建设者。我们知道美国有硅谷,日本有筑波,中国则有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光谷等。据2016年底统计,中国大陆已有国家级高新区157家(包括苏州工业园)。这种通过空间集约,实现创新要素集聚,达成创新行为规模化发生的创新模式,虽然发端于美国,但真正发扬光大则在于中国。“火炬中心”之于国家高新区的作用,一是充分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好的经验快速推广,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二是破解了科技与经济长期“两张皮”的难题,创新要素之间消弭了相斥,促进了相融。

其三,它是新企业、新产业的总孵化者。“火炬中心”主导、引导和督导全国各地创建了大量孵化器、加速器,利用火炬计划项目、创新基金项目为初创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救助、助力,三十年苦心孤诣,终于为中国育出10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有些企业已经进入世界竞争力500强,为中国在信息领域、材料领域、生物领域、智能制造领域等创造了多个“一席之地”。

“火炬中心”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大事迹。如由火炬人牵头设立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新集群、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金融、“双创”基地等。

一个有着如此丰富创新故事和创新成就的事业单位,总理又怎会在国家创新驱动大战略中忽视得了呢?(中国科技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6:36:1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