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5|回复: 6

西北游记5.   敦煌,戈壁滩上的魅力(上)

发表于 2017-8-24 16:3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psb.jpg



5.   敦煌,戈壁滩上的魅力(上)

    凌晨四点不到,一个人就打的到了酒泉车站。今天一大家子去敦煌,车票还没有着落。如果买不到车票就要在这里多待一天,我们的计划也许就会打乱。车站里冷清极了,几乎见不到人影。完全不像我们那边,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任何时候都是人声鼎沸。
    售票大厅灯光亮着,里面没有人。不知道他们这里非工作时间是否售票,售票窗口也好像都关闭着。走进仔细一看,还有一个窗口开着,只是没有售票员。有人吗?叫唤了几声,从里面走出来一位女同志问:啥事?卖票吗?卖啊。
    掏出身份证,递进钱款,八张车票就落实了。电话通知还在梦中的姊妹们,时间车次以及到站方式,最后就是等待。
    对于我而言,敦煌的记忆不是后来的,那是与二舅的“走西口”有关。当一个人远离故土,迁居他乡的时候,长期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往往都寄托在书信之上,所谓鸿雁传书就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二舅的信基本上是写给母亲老屋的,外公外婆,舅舅小姨,一大家子只有从二舅行云流水的钢笔字中了解二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后来,不知咋的,二舅的信逐步由老家转到父母的单位,我父母亲便成了外公外婆的传话筒,而我就基本成为回信的主笔。自从与二舅书信往来,常用母亲的口气和母亲所要表达的意思安抚或者提醒二舅。因为是我在给二舅回信,二舅多时把自己要说的话表述完后,往往会加一些与家庭无关的文字。从大西北的风沙讲到柳园车站的恶劣环境;从江南水乡的雨水讲到柳园人吃用水是靠火车的运输;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讲到敦煌的壁画。于是,我从小就从二舅的文字中知道了大西北的一些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也知道了一些茫茫戈壁。虽然懵懵懂懂,但也有些记忆有些记忆中的遐想。
    那时候因为石油,我们知道玉门;因为长城,我们知道嘉峪关;因为飞天,我们知道莫高窟;后来,因为边塞诗,我们知道了那是一个春风不度的地方。当东方红的卫星遨游上空的时候我们知道了酒泉,酒泉之印象对我们而言不及安西县不及柳园火车站。
    天已经大亮,兄弟姊妹们也从市区打的来到了火车站,这个热闹的家庭旅行团即将开始新一阶段的旅行,也将步入荧屏中的画面。
    敦煌确实太吸引人了。太多的画面太多的语言太多的文字让你走进大西北后,就有不得不踏进这块熟悉而又陌生土地的冲动。
    火车经过嘉峪关站之后,行使了一段时间就到了敦煌。这是今天最后到达敦煌的列车,到敦煌大概也只有这几趟客车在迎送南来北往的观光客。
    敦煌市,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沙州镇是甘肃省敦煌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全市中心地段,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近5万人。相对于大城市而言,沙州只是一个较大型社区。截至2016年,敦煌市辖9个镇:沙州镇、肃州镇、莫高镇、转渠口镇、七里镇、月牙泉镇,郭家堡镇、黄渠镇、阳关镇等长期居住人口14万左右。莫高窟在莫高镇,月牙泉鸣沙山在月牙泉镇,同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自然就在阳关镇。
    下火车,出车站,到停车场叫了一辆黄灰色的巴士。司机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在火车站大门口招揽客人的是他老婆。夫妻俩十分热情,现在做生意不容易,特别像敦煌这种地方,好多都是组团游,人家旅行社都安排好了,或者是自驾。像我们这样自由行的确实不是那么多,何况还有小公交,能够逮一个就是一个。谈好价格并且约谈好我们包他的车旅游后,面包车就直接往城区跑。估计不到十分钟,司机让我们跟他到游客中心办理明天到莫高窟的门票手续。(真提醒各位看官:去敦煌第一要务就是到这里预订莫高窟的门票和时间,莫高窟是有参观人数控制的,若不然就会延误自己游览莫高窟。)司机说,如果你们安排好了住宿就餐,有可能第二天就进不去了。后来发现还真那回事:同一辆列火车到的几位浙江的游客,就没有拿到票,而他们已经买了第二天的返程车票。
    到了旅社开了房间就直接去找地方吃午饭。根据师傅的建议,我们吃完饭以后就回到旅社休息,下午四点他来接我们去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泉边有亭台楼阁数间。月牙泉内生长有一些绿色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在人生阅历中,那一潭被沙丘围绕的碧绿的永不干涸的泉水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帘,闯进我们的脑海。当我们就站在它的身边的时候,无不感觉大自然之神奇。在茫茫戈壁,月牙泉为何能够长久不干涸?
    鸣沙虽然不高,可山势陡峭,那些游客要登上敦煌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这就是敦煌鸣沙山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沿着通向山顶的“天梯”吃力地爬上鸣沙山,极目远眺: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站在沙海中,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耳边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
    在山顶上俯瞰山脚下的那一弯清池,它竟然显得那样小巧玲珑,在起伏的沙浪中格外妩媚。远处一片绿洲,那便是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千年的敦煌!
    下得山来,在服务区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等待那日落的时刻。人们都说鸣沙山的日落别具一格,金色的沙山金色的夕阳,泼墨似的沙峰脊梁蜿蜒起伏,明暗对比十分强烈。我们向往着这美好的时刻,边玩边等,不亦乐乎。太阳还在山顶上,感觉只是有点偏西而已。拿起相机四处扑捉心中的美景,呵呵,正在兴头却发现相机没电了。急急忙忙找备用电池,翻遍里外都没有那个东西,无疑是没有带出来。没有了相机,等待的心情也没有了,更何况看落日大概是9点钟以后。最后,一家人拖着疲乏的步子,遗憾的离开了鸣沙山。
    明天,还要去莫高窟。

psb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4 19:19: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5:54:58 | 查看全部

回 1楼(言青) 的帖子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3 09:17:02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3 09:17:11 | 查看全部
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3 09:17:20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5:47:20 | 查看全部
谢谢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