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回复: 0

人民网评:新办法出台,城管与小贩的“猫鼠游戏”当休矣

发表于 2017-8-25 08:58: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城管来了!”在街头闹市,多地不时上演城管与摊贩之间“速度与激情”的戏码;在市井巷尾,双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偶有发生……近日,随着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曾经剑拔弩张的一幕将有望得到缓解。

一直以来,不少城市管理者对摊贩的态度算不上友好。后者不仅要付出起早贪黑的忙碌,也要时刻面临“封停”的忐忑。此次《办法》的出台,正是瞄准了基层百姓“谋生性营业”的痛点,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和处罚尺度,为营造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人或许会疑惑,此举是否意味着,以往占道经营、违规堆放的顽疾会更加有恃无恐?其实不然,《办法》所针对的管理对象,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做了合理区分,明确界定了某些行为不受查处,比如“早市”“晚市”等等,但即便这些便民劳务活动也必须经由政府指定场所和时间有序经营。同时,更加强调“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克服权责不晰的监管乱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信息共享、情况通报、信用公示,努力在秩序管理和经营行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做到两者兼顾。

《办法》出台最大的现实意义,还在于监管思维和监管方式的创新。毋庸讳言,很多时候,让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的,不是违反没违反规定的问题,反而在于违反规定该如何处罚的问题。这样的症结有因可循,毕竟,对大多数摊贩经营者来说,谋生的工具等同于身家财产,动辄以没收和罚款的手段进行执法,难免会催生出“罚款行政”“暴力执法”“简单执法”等弊端,激化社会矛盾也就在所难免。将“没收”改为“查封、扣押”,将罚款额度大幅降低,适当减轻了经营者的经济责任,降低了处罚的烈度,提升了人性管理的温度。城市管理者不必“面目狰狞”,摊贩经营者也无需“鱼死网破”,互信互谅才能实现良治。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办法》所贯彻的理念改观,说明城市管理正从机械式的“封堵”“管制”,向人性化的“疏导”“服务”上转变。当下,城市越来越大,治理却不能停留在老路子上。无论是不辞辛苦的摊贩,还是依法行政的城管,都是城市生活的一分子。何以激发共谋未来的创新活力,如何维系公共领域的规范秩序,这不是某一个特定人群的义务,而是生活在城市中所有人的责任,这也应是《办法》出台的题中之义。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精细不能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在管理制度上发力。当城市管理者与城市经营者告别了“猫与老鼠”的追逐,携手一道共谋未来发展,那么这座城市也终将秀花似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